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旭東:有一種擦汗嚇人一身冷汗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1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一自稱武漢交警的男子向網絡爆料:8月3日,10名交警接通知後在烈日下等了30分鐘,等來武漢市交管局政委王斌,隨後交警們排隊讓其擦汗。9日晚,武漢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陳驥稱,該局官員慰問路面交警是每年慣例,但並未讓交警專門在烈日下等30分鐘。(8月10日《新京報》)

    高溫下,路上交警汗流浹背,有領導來幫你擦汗,領導的親民形象“很高大”,交警的心田也“涼絲絲”。但是,如果是排隊讓其擦汗,還帶著眾多記者和照相機跟拍擦汗,徹底將領導慰問的性質“變味”,將領導關心一線員工的誠意“變質”,真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上鏡”,讓領導的親民形象通過媒體傳播“樹起來”,是一種看似高明的“利用媒體”。從新聞圖片看,好像確實有排隊的交警“等領導擦汗”。常識告訴我們,一個崗亭或一個十字路口,不可能有多名交警在執勤,唯一的解釋就是“被通知”而來。

    有一種擦汗,是在給領導臉上“抹粉”,是在給領導政績“化粧”。在特定的時段,領導慰問下屬,慰問困難群眾,確實成為一種慣例。本意上,是送關愛、送溫暖。然而,異味的慰問也司空見慣——我們經常看到春節前夕,一些領導下鄉慰問,基本上是“一路風塵”,浩浩蕩蕩,説永遠不變的話,送永遠不變的“溫暖”;領導慰問下屬,做表面文章,不到一線慰問,而是把一線職工“召集”起來,握一下手,或擦一下汗,説一兩句鼓勵安慰性質的“官話”,再上幾個鏡頭,一切就OK了……

    針對慰問和送溫暖的弊端,新華社曾發表評論《“送溫暖”要把成本降下來》,文章指出,有的地方“送溫暖”不講經濟成本。僅僅是送上幾袋米麵或幾百元錢,就長途驅車幾十里、上百里,幾個人跑上大半天,也許還要吃上一頓“公務午餐”,由此花費的人力、物力,早已超過了慰問禮物的價值。有的地方不講時間和人力成本。慰問場面提前安排,救助對象早早等候,來回車水馬龍,隨從人員一大幫,記者拍照攝像,領導發表講話,隆重得像個小型演出,實在沒有必要。呼籲各種慰問與送溫暖要注重實效,進行形式上的創新。

    有一種擦汗,嚇出我一身冷汗。領導發自內心給交警擦汗,是一種關愛與關心,是一種激勵與肯定。可是,形式主義式的擦汗,只會讓交警們更“上火”,內心更反感。當有知情人曝光後,不去反思慰問本身是否有不妥之處,卻鎖定曝光者可能是該局洪山大隊“一名競崗失敗的交警”。這嚇出我一身冷汗。在真相還沒有大白的情況下,首先圈定爆料者,是否有不滿情緒?是否有打擊報復的動機?“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即便爆料的情況與事實有出入,也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精神經得起批評與監督。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