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呂紹剛:《三國》《紅樓夢》等名著翻拍如何取悅於民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1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就在《三國》“説曹操曹操就到,這不,劉備來了”、新《紅樓夢》“黛玉裸死”,引來觀眾調侃揶揄之際,廣電總局一項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開拍的電視劇中,超過50%是各類翻拍劇。

    所謂名著,是指被學院的文學史、大眾的閱讀史經典化了的作品。任何經典,都有重讀的空間。每一次重讀,都將是一次改寫的過程。所以,名著的改編,乃至搬上熒屏、銀幕,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中國近些年的名著改編和翻拍,常讓觀眾頓生“氣死吳承恩,哭死曹雪芹”之感。

    這引申出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名著翻拍,該拿什麼去取悅於民?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名著本身。有故事情節,適宜拍成電視劇的,主要是小説。而中國文學以詩歌見長,小説巨著,就那麼寥寥幾本。順理成章地,四大名著成為翻拍的焦點。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要改編好,翻拍好,必須充分認識和把握四大名著的本質屬性:人民性。

    這首先表現在群體性。除了《紅樓夢》外,其餘三部,都是先經過勞動大眾口耳相傳,然後文學家加工創作而成。名著集體創作的文學屬性,決定了它們是由最廣大民眾智慧與情感歷練提純而成,任何再創造,都不應偏離這根主線。

    其次,表現在抗爭性。人民的文學,歷來是抗爭的文學,是反抗社會壓迫與人類不平等的文學。比如,《西遊記》反抗的是天上人間的等級秩序,《水滸》詮釋的是官逼民反的常理,《三國演義》論述的是民間對道德英雄的崇拜,《紅樓夢》則是對風雨飄搖、王朝末路的個體化表達。

    第三,表現在倫理性。名著之所以成為一種文化群像,正因為它傳達出了千百年來一個民族國家穩定的價值觀、倫理觀。我們可以用今天的價值觀有繼承地批判,但卻不能粗暴地圖解,甚至取而代之,從而失去文學的歷史性。

    如果用這三條標準去衡量當今的名著翻拍熱、改編潮,就會看得十分明晰。有人説,既然是翻拍,當然要加入自己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個人情感是否能匹配大眾對經典的情感?有人説,既然是翻拍,就應該有所顛覆,推陳出新。但如果除了人物名字是一樣的,其他情節都改頭換面,那是挂羊頭賣狗肉,愚弄觀眾。有人説,既然是翻拍,就應該貼近當下觀眾的審美。但如果把黛玉的弱不禁風,換成豐乳肥臀,或許葬起花來,也不會那麼婉約感傷了。

    所有這些辯解,其實都是託詞。翻拍成風,演化成翻拍成瘋,根源在於創造力匱乏與利益驅使。無論是拍一部新劇,還是翻拍,都是需要對文學、歷史、現實的深刻把握能力,需要付出很大心血。

    之所以一面觀眾使勁罵,一面導演照樣拍,根本原因在於文化工業的強勢話語權。製片公司、導演掌握了左右公眾眼球的權力,草民們除了在網上抗議幾句,依舊不得不接受電視頻道的衝擊入眼。雖然,在我個人看來,近些年也不乏翻拍的上乘之作,但不少導演,罔顧觀眾要求,主動放棄了名著的人民性,自説自話,把腰包塞得滿滿,還不忘把自己包裝成熱愛經典的文化人。

    文藝創作鼓勵創新。但是,名著、經典,是全民的財富,改編、翻拍,都必須尊重人民大眾的情感與審美,相關機構應該加強對此的審批。否則,是在浪費觀眾的生命,浪費藝術家的生命,浪費國家寶貴的電視頻道資源,同時,造成新的文化污染。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