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旭東:“五常香米”背後有無“畢姥爺”?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5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五常香米”原來是“白無常”?!不過,奶粉能摻三聚氰胺,大米為何就不能噴香精呢?人的吃喝要“配套”──喝的是“三聚氰胺”,吃的是“香精”。

    我們不是沒有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除了制度本身需要不斷完善外,關鍵在於執行力,在於對失監失職失責後的懲戒力。現實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收費就“合格”,花錢就“安全”現象。

    “雜牌米+香精”熏出“五常香米”,這是摻假工序。逐利的企業,一旦失去監管,所謂的自律就成一紙空文,“道德血液”都會流幹,這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多少企業正在“雜”自己招牌?多少品牌淪為“雜牌”?這麼多的假“五常香米”源源不斷地從各個加工廠輸往全國各地,當地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能不知道?這些企業之所以“堅挺”,源於監管在有意無意給他們撐腰,充當“保護傘”,甚至扮演著“畢姥爺”角色,很多時候,正是“畢姥爺”監管將問題食品引向市場的“星光大道”。

    食品安全監管要進入“未雨綢繆”階段。新華社日前發表評論稱,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監管機制之後,食品安全監管依然“乏力”,這種尷尬現狀提醒我們,繼續滿足於處理單一事件的“雷厲風行”遠遠不夠,必須從提高並及時完善國家標準、明確行政執法主體、更深層次地完善檢測和監管體系入手,儘快讓食品安全監管從“被動”走向“主動”,變“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才能真正給老百姓營造一個安全的消費環境。

    我們不知道,食品安全還有多少問題仍在“潛伏”?還有多少問題食品正在“釀製”?企業的“道德血液”靠自我生成,是絕對“靠不住的”,只能依靠週密的檢查監督機制“合成”,很多新鮮血液恰恰要靠外力的“注入”。嚴懲“香精監管”,才能打掉危害食品安全的“責任結石”,才能脫去雜牌米的偽裝外衣;唯有嚴格監管,才能把雜牌米打回“原形”。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