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燕農:“五常香米”,信用淪陷犧牲品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5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報道,市場上鼎鼎大名的黑龍江“五常香米”,絕大部分竟是“雜牌米+香精”熏出來的。知情人透露,每年全國各地銷售的所謂五常米近千萬噸,遠遠高出五常市每年80萬噸的産量。

  這實在是一種“黑色幽默”,徹底顛覆了由“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而得名的五常市遠古形象。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不得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衛生部也曾專門發佈公告,大米等糧食生産者不得在生産加工過程中使用香精香料,“五常香米”的“香精門”勢必再一次被推到食品安全監管的風口浪尖。

  但是,從三聚氰胺屢禁不絕,到香精大米驚世駭俗;從地溝油去向成謎,到毒豇豆攪亂市場,一波波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敲響食品安全警鐘。一乾人等為此付出代價,一個個知名品牌轟然倒掉或者瀕臨滅亡,依然沒有阻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前仆後繼。以此推演,食品安全監管乏力或者不作為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在助紂為虐,那就是整個社會的信用在淪陷。央視記者在暗訪“五常香米”的過程中,從業人員竟無人覺得造假行為有問題。這表明“信用”二字已經不名一文。

  一系列事件暴露出個別部門公信力的喪失,即使不拉“躲貓貓”、“被增長”這些新生詞彙來佐證,僅僅局限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相關的信用也需要被追問。

  除此之外,則是諸多壟斷企業和強勢行業的信用頹敗。譬如壟斷企業,一方面向政府部門喊虧哭窮,一方面內部福利驚人;一方面服務質量停步不前,一方面接連不斷有漲價的衝動,所有這些都讓壟斷企業陷入信用危機。再如曾經賺得盆滿缽溢的房地産開發商,頻繁出現在各地欠稅排行榜單上,而且欠稅動輒以千萬元計,令人瞠目結舌。

  所以,與其説香精熏倒了“五常香米”,莫若説“五常香米”成了社會信用淪陷的犧牲品。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