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197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寬容每一份難能可貴的真誠

作者 鄧海建 2012年4月12日 07:18

4月9日上午,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時,一名高二學生在國旗下發表講話,將之前老師“把關”過的演講稿,悄悄換成另外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該校領導稱,學校認為這名同學的演講“言論不當,用詞過激”,已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但不會對其進行處分。(4月11日《揚子晚報》)

這是一場意外的“國旗下講話”。據説當天的主題本來是《如何樹立遠大理想》,但江同學“臨時”將之換為《做美好的自己》。以“根據調查,中國孩子計算能力世界倒數第一,創造能力世界倒數第一”等為論據,激情控訴“我們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學校也不該把我們當成追求升學率的工具”——繼而慷慨發問:“這種變味的教育,學了能有什麼用呢?就是考上大學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這樣的檄文,真實而動情,令每個曾經多少心有腹誹的“過來人”大呼過癮。與其説這是一場意外的“國旗下講話”,倒不如説更像是“國旗下的真話”。

如果以講演論之,情緒化濃郁的所謂“檄文”,不過是同齡孩子共有的一腔苦水。但這樣的講演之所以成為新聞,看點在於三個層面:一是真話難得。在“渤海之殤”、“廣西鎘污染事件”等諸多懸疑中,從企業到地方部門,扯謊不臉紅的鬧劇比比皆是,厚黑式的危機公關,透支了諸多公信。二是真作文難得。古人講“修辭立其誠”,喪失誠意,文章難復錦繡。此前,一名學生家長在讀完《高考滿分作文》一書後,致信中國青年報,用萬言長文呼籲“救救孩子,救救作文”。在撒謊作文、矯情作文成為“高分作文”的今天,以真性情表達真善美更為難得。三是真發問可貴。中國的教育確實正處於轉身與涅槃的階段,《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之後,諸多具體而微的工作被公眾寄予厚望,遺憾的是,此前“新課改”等換湯不換藥的模式過於透支了教育改革的信心,在今日剛剛鋪展開的新改革之中,似乎又能嗅出零星當年的意味——對瘋狂補課、惟升學率是瞻的警惕,似乎也是逆耳忠言。

言為心聲。説什麼、怎麼説,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前幾天,公安部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武和平有言,“讓媒體説話、聽人民説話,甚至説刺耳的話;而政府則開誠布公,打開天窗説亮話,並且敢説實話,善説人民便於接受的真話”。那麼,我們的學校與教育,是不是也該有膽識與氣度聽聽孩子們的真話?遺憾的是,校方的定論是“江成博同學在不適當的場合,言論不當,用詞過激”,甚至有老師認為其“是想出風頭,成為別人矚目的焦點。”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在沒有悖逆公序良俗的底線之上,江同學為假大空的“講話”創設了一次轉身的契機——遺憾的是,校方儘管寬容了這次演講的完整性,卻狗尾續貂地“批評教育”了這份銳氣。

教育的意義,在於鼓勵並放大每一種創造性、有價值的潛能。講假話是不是個問題?補課嚴重是不是個問題?教育創新是不是個問題?這些問號的背後,答案自在人心。錢學森之問還未走遠、諾貝爾陣痛年復一年……重塑基礎教育的血脈與靈魂,起碼需要直面、寬容每一份難能可貴的真誠。

專欄作家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肖鋒:《新週刊》總主筆、《財經郎眼》常約嘉賓、擅長社會趨勢營銷

此“帽”應為美國戴

此“帽”應為美國戴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19期:城市水災自救指南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第318期:高招“男女線”,區別對待一定有錯?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第317期:暴雨天災亟需治水之道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第316期:呼籲停發新股不是提振股市之道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第315期:刑訴法修改,“不得強迫自證”有何意義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第314期:研究生就業難源自高校盲目“研究化”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第313期:實體書店,也許再也沒有春天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第312期:富豪“選妃式”徵婚美滿了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第311期:“刻章救妻”的悲劇如何避免?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第310期:天價“地王”為何不是“孤家寡人”?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