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趙志疆:與戶籍脫鉤讓公共服務公正公平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如果説全盤改革戶籍制度一時難以實現,那麼,逐漸剝離戶籍制度所附加的各項福利待遇就不失為一項有效的措施

       國務院新聞辦7月19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介紹《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有關情況。胡祖才在發佈會上表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底線”,由政府負最終責任,將來基本公共服務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基本公共服務要成為群眾的基本權益。(7月19日中國政府網)

       作為政府責任的體現,基本公共服務原本應該無差別供給,然而,依附於戶籍管理體制的配給方式,使得一座城市劃分出涇渭分明的兩種群體——教育、醫療、就業、保險……幾乎所有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都因戶籍的不同而被區別對待。承載了太多附加功能的戶口本,也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體現,更是一種資源享有權的確認。基於此,越來越多的人寄希望於憑藉一紙戶口改變今後的命運。戶口買賣明碼標價,為了得到戶口不惜忍受不喜歡的工作,甚至以婚姻幸福為代價。大城市戶口含金量越來越高,主要是因為它附帶太多的公共服務和福利待遇。

       戶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證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資料以及方便社會治安管理。確立於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二元結構”戶籍管理體制,曾經發揮過重要的歷史作用,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生産力的顯著提高,“劃地而居”的戶籍管理日漸成為阻礙人口自由流動的障礙,同時也造就了太多福利待遇的不公——令人痛心的“同命不同價”、屢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哪一項不是因一紙附加了太多利益和功能的戶口而起?外來人口同樣為城市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為出生地的差異而拒絕與他們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顯然有失社會公平。

       制度設計的公正與公平,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改革制約城鄉協調發展的二元戶籍制度日漸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儘管早在1998年7月底,國務院就出臺了旨在改革“二元結構”戶籍體制的新的戶口管理政策,時至今日,國內戶籍改革總體進展依然緩慢,改革目標也遠未實現。究其原因,附加於戶口之中的各項福利待遇很難被一一剝離。在此背景下,儘管上海、廣東等地區都在嘗試以“積分入戶”為主的戶籍改革,但結果卻並不令人滿意。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公共服務水平地區差異明顯的背景下,完全放開戶籍管理,顯然是一座城市難以承受之重,而只要仍然存有一定的“門檻”,則幾乎不可避免要受到公平性的質疑。

       如果説全盤改革戶籍制度一時難以實現,那麼,逐漸剝離戶籍制度所附加的各項福利待遇就不失為一項有效的措施。如果基本公共服務可以實現不分戶籍的平等供給,而不是依靠戶口劃定的身份獲取,那麼戶口本身的含金量將大大降低,戶籍改革的阻力也將大大減小。如此一來,不僅戶籍制度改革難題求解有望,同時也有助於解決由此派生出的各種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擺脫戶籍限制之後,基本公共服務才更加實至名歸。

熱詞:

  • 改革
  • 戶籍制度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十二五”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