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紅漫:以“重典治亂”重建保險業信譽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0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馬紅漫 (經濟學博士財經評論員)

  保險欺詐來自於銷售環節,因此在這一環節應考慮引入外部監督機制,比如設置“保險監理”崗位。

  繼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車險理賠難等諸多行動之後,保險監管部門開始瞄準人身保險銷售誤導問題,並祭出了“組合拳”。保監會日前針對各人身保險公司執行《關於推進投保提示工作的通知》有關規定,公開點名批評了9家公司。

  保險行業的亂象由來已久,甚至在公眾口中存在“最不保險的就是保險”之類的説法。這些亂象不但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加損害了保險行業自身的信譽和發展。

  之所以出現保險亂象,其中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在於投保人自身對於保險産品和産業不了解,利益訴求過度放大;其二則是在於保險行業的推廣模式,“重業務、輕服務”讓保險推銷人員肆意放大保險保障功能,同時以各種方式去隱瞞實際的保障功能。

  公眾對於保險保障功能期望過高是不爭的事實。對於壽險,很多人買保險的時候希望大小疾病都能讓保險公司來報銷;對於産險,很多投保人無論物損事故大小都希望保險公司來買單。事實上,這樣的期望本身已經超越了保險的基本原理。保險的根本含義是通過大量公眾的資金集合,為一些個案傷害和疾病提供保障賠償,保險公司根本不可能覆蓋全部風險,否則就成了虧本買賣。在保險行業中,所謂“精算”的概念就是指對保險産品風險概率、賠付狀況的精確測算,以保證保險公司自己不會虧本。

  當然了,這只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事實上,很多公眾買保險之所以被“忽悠”,誤以為保險是萬能的、保險公司肯定買單的想法,並非是個人單方面的臆測,而往往來自於保險銷售人員的有意識誤導。其實被 “精算”之後的保單,很多理賠申請都會被拒賠,或者即便獲得賠付,來年的保費也會上漲,最終還是讓投保人來買單。但是相關技術細節非常複雜,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根本無法讀懂保單合同。就以醫療意外保險為例,投保人不僅要擁有充足的金融知識,還要對更加專業醫療技術知識諳熟于胸。而這對於普通公眾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保險銷售人員對此非常清楚,但銷售人員的直接利益訴求就是多賣保單、多拿提成,因此他們會選擇以更加籠統、模糊的形式推銷保單,放大保單覆蓋範圍,規避拒賠的條件。最終,保險市場的亂象必然會頻繁出現。

  可見,解決保險行業亂象,僅靠風暴式的打擊措施遠遠不夠,有鋻於中國保險市場發展非常不規範,應該考慮以“重典治亂”重樹行業信心。

  其中的要害是從銷售環節入手,其一,針對保險業務員跳槽頻繁的問題,建立保單業務員信譽追溯機制,無論該人員是否已經跳槽,都應該承擔問責責任。其二,保險欺詐來自於銷售環節,因此在這一環節應考慮引入外部監督機制,比如設置“保險監理”崗位,針對可能出現欺詐誤導的環節,負責與投保人進行跟蹤再確認。其三,強化保險公司管理責任,比如對於保險推銷環節,採取全程錄音的強制規定,對於保險業務員的口頭承諾,須由保險公司承擔履責義務,由此倒逼保險公司嚴管業務人員誤導投保人的問題。

  總之,針對保險行業的長期市場亂象,既要對公眾的一些認識誤區進行澄清,更重要的是需要監管制度常態化創新,封堵住保險欺詐誤導的體制源頭。

熱詞:

  • 重典治亂
  • 投保人
  • 亂象
  • 保險行業
  • 精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