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遲福林:社會管理創新的四個判斷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1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隨著我國進入了發展型新階段,全社會公共需求發生重大變化,這對社會管理創新提出新的要求。對此,我有四個判斷。

       第一個判斷是公共産品短缺成為社會管理創新面臨的突出矛盾。我的概括是,全社會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産品短缺、公共服務不到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具體反映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社會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日益成為老百姓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基本內涵。最近幾年我們在各地調研的情況也表明,因病和因教致貧與返貧,在一些地區還仍然存在;解決好涉及基本公共服務的民生問題,越來越成為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從我國發展型新階段的特定背景出發,公共産品的短缺不僅成為新階段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而且也是新階段社會矛盾、社會風險的聚焦點。

       同時,公共産品短缺已經成為引發社會矛盾的主要導火索。從我國的情況看,公共産品短缺涉及到多數人的自身發展需求,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容易引發社會情緒。同一般的群體事件相比,與公共産品短缺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社會矛盾量大面廣,而且伴隨著社會對政府的某些不信任與抵觸情緒,很容易成為新階段群體性事件、突發性事件的導引,如果處理得不好,有可能成為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新的導火索。

       第二個判斷是利益表達與利益訴求成為新階段全社會的基本公共需求。總體上看,我們對此問題,應該説還缺少客觀的、清醒的估計。我認為,利益主體多元化與利益主體分化是一個大趨勢。尤其是進入到發展型新階段,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個趨勢仍在逐步加大。我把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矛盾概括為“1+3”:“1”是利益關係失衡,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與挑戰。在這樣一個特定背景下,“3”個失衡不可避免:一是投資消費失衡;二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三是權力運行和權力約束的失衡。隨著利益主體多元化和利益主體分化,利益表達和利益訴求開始成為全社會重要的公共需求,協調好利益關係成為我國社會管理創新的關鍵所在。

       前不久在調研當中,十分高興看到順德在這方面已經率先探索,積極試點,把它作為一個基本的公共需求。比如,在華口社區行政服務中心看到,從現在處理的矛盾看,戶籍人口問題主要是土地引發的糾紛問題,包括宅基地的問題;非戶籍常住人口主要是勞資糾紛。華口社區去年一年就處理了330余件。順德在這方面的實踐探索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

       第三個判斷是建立利益協商對話機制應成為社會管理創新最重要的公共産品。利益表達、利益訴求渠道不暢引發的群體事件增加,原因之一就在於缺乏暢通的表達渠道。應當看到,利益訴求和利益表達的需求不斷增長,老百姓需要有“出氣口”,社會需要有“減壓閥”,以合理、有序地引導社會利益的表達行為。因此,適應利益表達這種公共需求增長的趨勢,我認為十分有必要把“減壓閥”,也就是社會協商對話機制,作為新階段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的公共産品。 

       我國處在一個多元化利益矛盾不斷增多的背景下,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不斷增加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新階段社會管理創新,最大的課題在於要“化大於小”。局部的小亂難以避免,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現實。社會管理重在將大亂化解于小亂之中,把全局性的問題化解在局部之中,這就需要有協商對話。例如,健全信息公開、聽證、檢舉等公共參與制度,建立社會與政府在公共領域溝通的有效渠道;提高社會的組織化水平,使反映不同利益訴求的各類社會組織,能夠通過一些有效的途徑參與到公共政策的制訂和執行中,保證其話語權和參與權。順德成立的公共決策諮詢委員會,吸納政府、企業、居民代表進來,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討論公共事務,應當説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值得總結和推廣。

       而構建社會利益協商對話機制關鍵在於政府放權。政府要成為公正有效的矛盾協調者,就應當放權給市場和社會。我認為有4個基本原則:第一,凡是屬於企業的事情應該交給企業,由此需要加快推進審批制度改革;第二,凡是屬於行業的事情應該交給行業,由此需要大力發展行業組織;第三,凡是社會可以解決的事情逐步交給社會,這就需要積極發展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是公益性社會組織;第四,社區是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平臺,要高度重視社區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中的重要平臺作用。

       第四個判斷是幹好社會管理創新,就必須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有組織的理性表達比非組織的個人行為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有組織就可以協商,就可以談判。因此,規範發展民間組織,形成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的協商對話機制,遠比非理性的個體行為要規範得多、有效得多。所以社會協同、公共參與重在實現有組織的協商對話,防止無組織的對抗。當然,更深層次還取決於制度法律的安排。那麼,如何發展民間組織?我認為有三件事很重要:第一,現有的群眾組織需要儘快轉型。要以公益性、獨立性、專業性為重點,推進傳統的、行政化色彩還比較濃的社會組織的轉型,使它們能夠更好地代表各自群體的具體利益;第二,給新的民間組織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從現實情況看,社會組織發展有豐富的土壤,有很大的社會需求,關鍵在於加快放權、加大支持。第三,要儘快打造一支具有現代服務理念、願意投身社工事業的新型專業人才隊伍。 

       廣東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候,把社會管理創新作為黨和政府的一件重要任務。目前,社會力量、社會發展正處於形成制度化安排的關鍵時期,希望廣東能對全國新階段社會管理創新提供更多的有益經驗。

熱詞:

  • 社會
  • 公共需求
  • 社會管理
  • 公共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