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中國青年報:普通人的善是最大的道德資源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的營養改善計劃”這句話引起社會不少關注。許多人在其中看到了政府和社會的一種良性呼應。因為從去年開始,一項名為“免費午餐”的民間慈善計劃正匯聚著越來越多普通人的愛心。

  民間自發的“善”的力量,與政府的施政安排協同推進,讓人看到希望。

  “免費午餐”計劃旨在幫助山區那些條件不足的小學改善學生營養,讓他們吃上午餐,其資金全部來自民間捐款。從2011年創立至今,該計劃一共幫助了163所學校的學生,籌集捐款總數達到3500萬元。

  在人們抱怨“好人難做”、“道德滑坡”的今天,這一數字顯得尤為珍貴。

  兩會會場上,全國政協委員楊偉剛講起了一個在電視裏看到的故事: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旁邊一個小夥子騎著自行車路過,卻沒敢直接去扶,而是又找了好幾個“證人”,才敢把老人扶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王東林印象最深刻的,則是發生在廣東的“小悅悅事件”。當他看到視頻中18個路人從倒在血泊中的小悅悅身旁冷漠走過時,這位江西師範大學的教授腦中立刻浮現出8個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討論中憤憤地抱怨“現在的人都變壞了”。還有人追問,我們的社會到底哪出了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把更多的矛頭指向教育,因為學生寫作文“從來不會抒發真情實感”,“需要寫親情就説自己父母去世,需要寫好人好事就説自己撿到一分錢”。

  “一個從小就不説真話的孩子,長大怎麼可能變成一個誠實的人呢?”這位復旦大學的教授説。

  而致力於文化研究的王東林則認為,道德問題是處在轉型期的社會都會面臨的問題。以前,西方社會也曾面臨過相似的困境,人們缺乏信任、缺乏信仰,能夠相信的,只剩下個體對利益的追逐。在當下中國,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劇烈變化,但與市場經濟相配合的倫理體系還沒有相應而生。同時,法律精神的缺失也進一步加劇了道德的失范。

  “這些問題,單靠道德模範並不能解決。”王東林説。

  全國人大代表張立勇寄望于制度和法律的建設。他提議專門立法,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利益,解決“好人難做”的問題。

  “當道德無法調整一種現象,而這種問題又亟待解決時,法律的介入是必要的。”這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説,“國家法律層面上及時給予支持,才能較大程度消除社會上‘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

  而全國政協委員徐世傑認為,解決道德問題,需要全社會“從上到下”的努力。

  “要想教化民眾,必須要身體力行,否則你建立的道德體系,誰會相信?”徐世傑説。

  來自民間的努力正在邁步前行。當代表、委員們為社會道德而憂慮的時候,“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已經在進行制度的探索:努力給該計劃尋求一種更為公開、透明的管理模式。同時,他也計劃在政府財政投入之後,讓整個計劃進行一個轉型。

  “我們希望去幫助那些政府還沒有覆蓋到的、更為偏遠的學校,以及沒有被納入財政補貼範圍的、學前班的孩子們。”鄧飛説。

  在他看來,受到幫助的並不僅僅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也包括所有參與這一計劃的普通人。

  “免費午餐計劃給了很多人一個機會,讓他們發現自己內心的善良。”鄧飛説。事實上,這位媒體工作者也很感謝山裏的那些孩子給他的機會,讓他“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當人們為“道德危機”而憂慮的時候,在中國民間的土壤裏,一些“善”的種子已經在悄悄地發芽、生長。北京人王偉力在自家屋子裏辦起了“心目影院”,用自己的解説配合電影放映,讓盲人“看”到了300多部電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于建嶸成立了“隨手送書下鄉”的組織,號召人們捐出自己不看的書,並把它們統一送到偏遠地區的“鄉村閱覽室”裏。

  “我們不止是在做慈善,也是在拯救中國的良心。”曾有民間慈善人士這樣表示。許多人相信,這個國家並不缺乏道德資源。

  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熱詞:

  • 免費午餐
  • 道德資源
  • 道德困境
  • 道德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