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燕:社保改革 承上啟下的2012年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3月初,2012年全國兩會將在北京召開,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本次調查涉及二十個熱點問題, 截至2月26日24時,在2012年你最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調查中,社會保障位居第一,其次是收入分配、社會管理、教育公平、醫療改革、三農問題和反腐倡廉等。

  無疑,這項調查的結果反映出公眾對社會保障改革提速的期待。利好的消息是,2012年全國統一的社保卡將大面積發放,隨之將開始的改革將就此拉開大幕。2012年,北京市22萬名市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將納入醫療保險體系;衛生部部長陳竺近日表示,2012年年底前將全面實施已經開展的8個病種保障,並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統籌地區將保障病種範圍擴大到20個左右;不僅如此,如無意外,2012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也將鋪開。

  從這些信息中可以粗略判斷,社會保障改革在提速,不過離公眾的期待或還有距離。以全國統一的社保卡為例,社保卡實現統一併不意味著養老保險地區的流動將成為現實,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還遙遙無期;醫改更是遇到堅冰,直到2012年,全國仍有相當數量的公務員未能納入醫保體系。其中不僅包括山東、廣東、江西、江蘇、湖北等七地的部分公務員,還包括全部中央直屬機關的公務員。至於公立醫院改革,阻力自不待言,改革路徑也不被專業人士看好。

  於此當意識到,我國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雖已建立起來,面臨的改革難題並未減少。相反,如果改革進退維谷、路徑稍有差池,目前的成就也將陷入投入不小收益卻不大的困境。以目前的情形看,社保改革的深化面臨多個問題,最首要的是改革阻力大動力小,投入不足,計劃性缺乏。

  比如社保統籌,早在1991年,中央就提出有條件的省市應該逐步將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從縣級向省級過渡。但直到2007年9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才具體提出要在兩年時間內,在全國實現省級統籌。但現實是,至今為止省級統籌依舊沒有落實。一個經濟體要良好運轉,必然需要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如果一個勞動者在換工作地點、工作崗位時可以沒有任何負擔地帶走其相應的社會保障,實際上這對於人才區域經濟平衡是有利的,提升了落後地區的人才競爭力。

  但很遺憾,很少有地方願意為此支付成本。從這個角度説,解決社保流動難題不是目的,所謂社保轉續只是個過渡性的辦法,真正需要解決的是提高統籌層次。之所以社保流動難,就是源於統籌層次太低,絕大部分省市都是以市縣為單位,這必然導致原有的社保留在原地,到了一個新地方就重新參保的尷尬。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已經實現國家層面的統籌,這有利於公民的遷徙和人才的流動,並可以提高社保效率,落實監管。

  目前的縣級統籌,全國有2200多個市縣級統籌單位,基金分散在2200 個單位手裏,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很明顯,中央政府難以有效控制,社保案頻發也就見怪不怪。從技術上説,把統籌層次提高至全國並不難。難在各地發展水平不均衡,企業、個人繳費額度也有差異,統籌賬戶結余情況非常懸殊。譬如一些省市資金缺口很大,但諸如類似廣東省等省份結余較多。倘若就簡單地一攬子統籌起來,道德風險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越落後的地方將越願意參保,最終讓發達地區買單。

  因此,抓緊制定統籌細則,即實現公平又保障效率。這個問題已經屢次在兩會上討論,溫家寶總理曾經表達過這方面的決心,我們翹首期盼。本屆政府的任期只有最後一年,這方面的改革其實可以抓緊完成,希望今年的兩會能夠將一個滿意的方案公之於眾。

  另值得一説的是,企業承擔社保費率過多,政府責任需要跟進。2011年11月,人保部就《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根據草案,企業繳納險種從養老、醫療、失業險三項擴至五項,新增工傷險和生育險。企業未按時繳納,可由企業銀行賬戶劃撥或拍賣企業資産強制徵繳。以個人身份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將納入參保主體。一個社會的所有公民都應該獲得基本的社會保障,企業作為社會財富生産的主要部門,當然應該擔負一定責任。從這一方面來説,企業為自己的員工購買社保是其應盡的責任。

  但不少專家和論者擔心,如果“草案”實施後,此前未按規定參保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成本上壓力將大幅增加。而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本來就一直在負重前行,盈利能力和效益也在下滑,強制繳納“五險”必然減弱此類企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的意願,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對社會整體就業大局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從理論上説,此番擔憂絕也絕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目前社保繳費率確實偏高,實際社保費率超過40%,高於不少經濟發達國家。而這其中,大部分的負擔壓在了企業這一頭。於此而言,作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市場主體,倘若企業繳納“五險”的比例不能有所降低,在強制繳納政策的施行下,勢必影響很多企業的良性發展。

  企業的社保負擔過重,當然更不能成為不為員工購買社保的藉口。對此,政府部門更應該承擔起應盡職責,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一方面,政府可以給企業減稅,並切實降低各種費用,這是可以立即實施的。以中國目前的財政收入來估算,是有能力為企業減稅的;另一方面,應加強國家在全民社保上的責任,除了統籌標準提高外,還當逐步解決社保多軌制的弊病,讓每個人都享受基本的社會保險。

  實際上,中國近10年來的財政增速年均高達19.9%,遠高於GDP增速,也高於養老金(社保)增速。僅2010年新增的財政收入就相當於全國養老基金的77%,這更加表明了國家完全有完善社保體系的財力。國家在該方面投入的增加,企業和個人的負擔必然有所減輕。必須指出,公務員、部分事業單位職工游離于現行社保體系之外,享受超國民待遇,也正因為財政支出在這方面的投入過重,造成企業和個人必須為自己的社保掏更多的錢,這筆成本最終實際由納稅人負擔。

  凡涉及公務員和財政投入的事情,都不容易解決。很明顯,社保並軌在2012年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改觀。但本屆政府可以定出一個目標,給公眾以信心,並鞭策和激勵下一屆政府早日完成此項改革。和養老改革比較起來,醫改似乎難度要小不少。其實不然,醫療體制改革剛剛進入深水區,進展不如人意。2012年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希望能有所斬獲,無論經驗、教訓都值得謹記。當2013年的此時,我們回顧2012年的社保改革進展時,或許會發現2012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這一年的改革是否能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熱詞:

  • 社保改革
  • 改革路徑
  • 社保體系
  • 教育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