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瞿玉傑:人均GDP超4000美元應成為轉變契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1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全國各地2011年的GDP“成績單”陸續浮出水面,有25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天津、上海、北京的人均GDP超過8萬元人民幣,折合1.2萬美元,接近富裕國家水平。如果用國家GDP做比,北京人均GDP接近歐洲的斯洛伐克,上海人均GDP和石油大國沙特阿拉伯比肩,中國第一GDP大省廣東人均GDP接近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

  2011年,在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盡、國內通脹壓力高位運行的背景下,25個省份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尤顯難能可貴。雖然全國GDP的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在此情形下,全國2011年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當無太大懸念。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是國際公認的一個國家或地區達到“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標準;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標誌著我國經濟從此進入加速發展的經濟起飛階段,令人振奮、值得期待。

  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是一個新的起點,尤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落于“中等收入陷阱”。眾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證明,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的時候,往往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風險高發、矛盾集中爆發的時候,如果處理得好,經濟就可以實現穩定而高速的增長;如果處理失當,則可能導致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甚至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拉美國家進入“中等收入”發展階段後,由於貧富差距過大制約了內需的增長,再加上國家發展戰略的失誤,導致這些國家至今仍停留在人均GDP 3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發展階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無法自拔。

  我國在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的時候,要想避免落于“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將“包容性增長”的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將這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成果,轉化為轉變發展模式的有利契機。為此,需要努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基礎工作。一是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勞動在初次分配中所佔的比重,擴大中産階級的規模,縮小貧富差距。當前我國分配製度的最大問題,就是勞動力過於廉價,在與權力和資本的博弈中處於不利位置。這樣,不僅使得中低收入者産生了“相對剝奪感”,而且導致購買力低下、內需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穩定。

  二是加快産業升級步伐,切實降低環境和資源壓力,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應當看到,由於我國處於國際産業鏈的末端,在國際分工中整體上處於不利地位,近些年為了發展經濟,資源與環境付出了巨大代價,有些地方的環境承載力已達極限,舊有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這些代價中,雖然有些是我國實現經濟騰飛的必要代價,但是在我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的今天,這種“以資源和環境換發展”的增長模式,已經嚴重不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推動産業升級,在國際競爭中謀求更加有利的産業地位,因而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必然的、唯一的選擇。

  三是進一步改善民生,提高全民的社會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數。高的GDP數據固然可喜,但是只有當它轉化為公眾切實的感受後,才能得到最廣泛的認同。近些年,我國將保障民生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民生領域的投入大幅增加,特別是醫保、社保基本接近“應保盡保”,成就斐然。現在,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為國家進一步加大民生領域的投入提供了條件,進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時機已經成熟。 (瞿玉傑)

熱詞:

  • 人均GDP
  • 資源節約型社會
  • 中等收入
  • 發展經濟
  • 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