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經濟增長成果要更加普惠於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之一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3日 0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之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之三

    作者:鄧海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日召開,持續三天。這是10年來最晚的一次會期,市場對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表現尤其關注。可以預期的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必將成為保民生議題的重要內容。(12月12日《南方日報》)

       年年此時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來是我國來年經濟工作的圭臬。去年今時,2011被定調為“複雜年”,而2012的情勢可能更為詭譎:美債危機後歐債發酵,希臘等相繼深陷泥沼……經濟一體化的唇齒之依已經顯現出對中國經濟的長遠影響。在CPI及PPI均指向經濟下滑風險加劇的信號時,與“宏調大綱”同樣備受關注的,是“于困難中如何紓解民生之艱”。

       從這個意義上説,“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當為定調保民生議題的重要內容。根據往年的慣例,正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本會延續在此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與基調——而9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要“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當下來説,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絕不僅僅有益於“橄欖型社會”建設:一者,對於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四個著力”而言,“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無疑是提振經濟內生力的根本之計,在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08年金融危機給我們結結實實上了一課——使我們意識到“內需”的重要性,在外部需求乏力的時候,內需要給力,第一步就是要讓為數最多的中低收入者有消費能力;二者,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於緩解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也多有裨益。近年來,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比例失衡等問題有所加劇,勞動者工資增長趕不上財政收入及企業利潤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財政收入達9.08萬億元,增長28.1%,創歷史新高;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突破4萬億元,同比增長25.3%——然而,1月至9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3.7%,遠遠落後於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幅。經濟發展的意義在於“人”,普惠於民的增長才能契合目的正義。

       有人説,幸福各有版本,不幸卻多有相似。轉型期的諸多問題,不少可以歸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層面。如何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無非三個層面:一方面,從初次分配來看,“勞有所值”、“勞有所得”是關鍵,畢竟,大多中低收入者獲得報酬的方式仍倚重“勞動”——這就需要在人口紅利消失的時候,建立起市場化的勞動力貨幣體系,推動勞資關係中協商對話機制的確立,在確保資本等生産要素合理獲益的前提下,提高勞動報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注重再分配中頂層設計的改革,用工資、社會保險、職業福利三位一體的“新薪酬體系”取代當前只關注工資、甚至只關注最低工資的現象,以更完備的個稅改革開啟一攬子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幕,“損有餘補不足”,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發揮大國財政在二次調節中的杠桿作用,在稅收、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平衡各利益主體關係,在無礙效率與公平的前提下,適度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此外,以慈善為代表的三次分配也是完善分配製度、調整多元利益的重要內容。

       關注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心繫民生,是經濟版圖中的重頭戲。宏觀經濟“定調”中低收入者遠景,不啻于寒冬中的暖意,也必將裨益於2012的經濟大局。

熱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中低收入者
  • 保民生
  • 美債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