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胡印斌:“拼裝電梯”現身江湖,監管在哪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現有法律對報廢電梯管理沒有具體規定,這也使得部分報廢電梯被不法分子收購、拼裝並倒賣。有必要出臺專門的法規,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4月25日,杭州市蕭山區電梯維修工祖江在維修一台電梯時被電梯夾住後死亡。調查發現,事故電梯竟然是一台拼裝電梯,其控制系統、制動器、門系統都存在安全隱患。記者還發現,在蕭山地區,違法翻新、販賣報廢電梯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産業鏈,有一批人在非法“拼裝電梯”並將其投入運行。

  已經報廢的老舊電梯,經過拼裝之後搖身一變再現江湖,公眾不免要問,當地監管在哪?

  事實上,蕭山那部事故電梯獲得了杭州市特種設備檢測院蕭山工作站出具的合格報告,擁有了新的註冊代碼。不僅如此,在其帶病運行的四年間,該工作站一直在為其出具定檢合格報告。可見,在報廢電梯化粧、翻新的過程中,當地監管部門不僅沒有盡到公眾安全“看門人”的責任,其所出具的合格報告,還充當了報廢電梯“洗白”的護身符。有了這樣的護身符,大批老舊電梯重出江湖,直到有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由於對檢驗人員的調查情況尚無披露,這中間是否存在利益關聯還不清楚。已知的事實是,一部市場價數千元的報廢電梯拼裝之後可以賣到六萬至八萬元。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容易催生扭曲的利益鏈條,在監管部門、檢驗人員的“選擇性失明”背後,極有可能存在利益關聯。

  從個案來説,有關部門必須深入調查,並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對電梯行業來説,電梯的監管責任問題,有必要進一步明確。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河北的“一些電梯企業反映,個別監管部門只注重收費和罰款,使監管流於形式”。蕭山發生的電梯事故,監管部門的責任更是不容推卸。

  近年發生的多起電梯事故一再提醒,從電梯生産安裝到運行維護,乃至報廢管理等環節,都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比如,現有法律對報廢電梯管理還沒有具體規定,這也使得部分報廢電梯被不法分子收購、拼裝並倒賣,有必要出臺專門的規定,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

  電梯安全不能寄希望於生産者的良心,更不能以不法企業的瘋狂逐利作為監管失察的藉口。生産者、經營者的自我約束如何實現?關鍵還在於積極、有效的政府監管。惟有制度完備,監管到位、不走過場,才可能使得企業的逐利行為得到規範,才能夠最大可能地呵護民眾生命安全。

  □胡印斌(媒體人)

熱詞:

  • 電梯管理
  • 監管制度
  • 看門人
  • 拼裝電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