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別讓"虧損"成與國家"討價還價"的數字遊戲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7: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魯寧

       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國內民眾和用油用電企業,都在為煉油虧損和發電虧損的真假而糾結。

       先看煉油虧損的數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説,今年前9個月,國內煉油行業凈虧損11.7億元。中石油和中石化則説,今年前9個月煉油虧損合計達645億元。對這兩組差距懸殊的數據,社會輿論議論紛紛,不知該信誰不信誰?

       中石油和中石化係全球性上市公司,兩家合計煉油虧損645億元的數據來自各自公開發佈的“上市會計報表”,考慮到兩大壟斷油企的“一貫表現”,645億元的煉油巨虧很可能摻有水分;慮及海外證交所對會計報表造假的“零容忍”,斷言645億元的巨虧完全是“哭窮”所致很可能也夠客觀。鋻於近期國際期油價格在高位震蕩中節節攀升,國內媒體已就國內成品油價將於下月初再次上調作出預判,民間和輿論普遍猜測兩大壟斷油企“挾巨虧令天子”,對“逼著國家上調油價”的説法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這也是歷年經驗之總結必然帶來的“合理反應”。

       再議發電虧損。發電虧損的説法已形成一年有餘,電煤價格高企及部分電廠以停機檢修為名玩“消極怠工”也是事實。中國電廠分為“央電”和“地電”兩類,“央電”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佔據著國內供電的半數份額,以供應“統配電”為主。“地電”數量龐大,主要服務於“統配電”不足部分的地方用電。部分電廠的虧損是可能存在的,但虧損應該以“地電”為主。

       然而,民眾和社會看不明白的是,家家都在喊虧損。第一,發電企業與中電聯、國資委、電監會、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等發電虧損的程度説法也不同。第二、各電廠所用電煤中,“統配煤”(價格每噸有近百元的保護性優惠)與“市場煤”的各自佔比是多少也存在不同的説法。

       眼下,國內中小企業生産經營困局已呈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之最,雇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難以消化;通脹之危雖在最近4個月稍有緩解卻依然利劍高懸;歐美市場秋風蕭瑟寒氣逼人。如此多事之深秋,如果油價與電價出現大幅震蕩上揚,無疑于拿民生和穩定經濟全局開玩笑。

       鋻於兩大壟斷油企和眾電廠的國企身份,理應勇於承擔國企社會責任,為穩定市場物價和穩定用油用電企業的生産成本作出點必須的犧牲。可令人失望的是,人們所見的是這批“國之經濟棟樑”難辨真假的集體“哭窮”。

       經濟學的常識早就告知天下大眾,壟斷企業的生産經營成本是不可知的,永遠是本糊塗帳。人們不得不問的是,由於國內外煤價存在明顯價差,假定國內電煤價格過高,發電企業還可海外購煤。而電價在發電成本搞不清楚的情況下盲目上調,電力用戶卻毫無選擇電價高低和供電質量的權利。

       以往國內壟斷企業“以虧損為名,行漲價之實”的惡劣做法並非一起兩起。在壟斷企業們不敢完整公開煉油和發電的真實成本之前,筆者希望發改委上調油價和電價的決策務必慎之又慎。

       人們更期待,國家有關部門有勇氣站出來,下決定厘清煉油和發電的真實成本構成並公之於眾,別再讓壟斷企業們的“虧損”成為與國家和人民“討價還價”的數字遊戲。要知道,這樣的數字遊戲繼續玩兒下去,受傷的不只是民眾和企業,更包括政府的“政治誠信”——因為在民眾和企業眼裏,壟斷油企和電企都是政府形象的“外化”。

熱詞:

  • 煉油虧損
  • 發電
  • 發改委
  • 中石油
  • 中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