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別總對教育做隔靴搔癢的抒情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2日 13: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棗莊三十九中根據學生成績好壞,為學生分別發放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作業本。有家長認為,學校這樣做容易傷害成績差的學生的自尊心。校方稱這是分層次作業,是為幫助學生縮小差距。(《齊魯晚報》11月1日)

  這是一條乍看起來很招罵的新聞,尤其是在“差生測智商”等新聞橋段風生水起的當下。於是,“三色作業本”輕易就被扣上了“功利”、“腦殘”等情緒化的帽子,罵得似乎還很有道理:交一樣的錢,你憑什麼給孩子發不同顏色的本子?這不是明擺著的教育不公嘛?

  只是,如果説“綠領巾”帶有模糊的政治意味、“紅校服”蘊含張揚的商業色彩,那麼,分層教學的“三色作業本”又傷害了誰呢?你説綠領巾的“綠色”是不好的,沒有紅色強,可“三色作業本”封面上分別標有字母——綠色標有A,黃色標有B,紅色標有C;A類題難度比較大,B類題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知識,C類題是鞏固基礎知識。這是典型的分層教學,有什麼值得義憤填膺的呢?

  《論語》雲,有教無類。這話被很多人奉為圭皋,卻偏偏忘記了另外一句相形相生的話,“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由的公平,二是權利的公平。換言之,這些都是一種實質公平,而不是形式公平。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都當明白一個常識:不同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不僅僅是智商的差異,還包括情商等諸多層面,而真正的公平,是賦予這些天賦有異的孩子更“個體化”的教育,讓那些即便成績不好、卻又多有特長的孩子能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制度的公平彌合每個人向上流動的短板,這才是最大的公平。具體到發什麼本子、做什麼題目,試想——讓所有孩子都做很難的題目、又或者都做很簡單的題目,這真是所謂的“公平”嗎?

  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能力稟賦的差異。發一樣的作業本就能遮蔽“開寶馬的”與“騎單車的”之間的距離?發一樣的作業本就能讓“賽跑”的時候個個拿第一?那些“你最棒”、“你最好”的鬼話,偶爾噹噹“甜點”還可以,但如果真的弄成孩子的“主食”,恐怕只會讓他們越來越驕矜、越來越脆弱。

  “三色作業本”不過是最基本的分層教學法,憑心而論,老師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比清一色的“大紅大綠”辛苦得多。在那些總愛對教育做一些隔靴搔癢式抒情的喧嘩眾聲裏,又有多少理智而冷靜的思維?秉持對教育公平的警惕無可原罪,但警惕過度,難免誤傷。當下而言,最要緊的是關注教育權利與自由的公平,以及如何讓“差生”實現人生價值的公平,而不是從形式上營造一種“泯然于眾”的幻覺。真是熱愛教育、熱愛孩子,就請分清是非、尊重教育規律,讓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多一點空間、多一份體恤。(鄧海建)

熱詞:

  • 教育不公
  • 教育公平
  • 抒情
  • 教育規律
  • 類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