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蘇文洋:該評就評,該停就停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1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京滬高鐵開通十幾天,接連發生數起故障和晚點。故障和晚點,倘若發生在空中旅客身上,或是傳統列車旅客身上,不會變成熱點新聞,也不會受到網絡和媒體熱評。京滬高鐵故障和晚點之所以成為新聞和受到熱評的原因不言自明,因為京滬高鐵是一個新生事物,受到的關注度格外高一些。

  剛剛開通的京滬高鐵出現的故障和晚點,原因要由鐵路部門對外澄清,我估計原因並不複雜,卻是多方面的。越是現代化、高科技的設施,對整體協調性的要求越高,對磨合期的時間要求也越長。儘管時速300公里的京滬高鐵,有京津高鐵、武廣高鐵等前期技術和經驗支撐,但京滬高鐵畢竟是一條全長1300多公里的新線,是一條未經過春夏秋冬載客運營的高鐵,還需要有其自身的磨合期和經驗積累過程。因此,不管人們的主觀願望如何,也跳不出磨合期這個階段,也要從1300多公里的高鐵運營實踐中總結規律,完善各方面設備、設施和服務流程。

  鐵道部運輸局在回應京滬高鐵故障和晚點時解釋:高鐵運營安全是有保證的,高鐵安全系數敏感度相當高,有任何安全隱患都會降速停車。我相信高鐵的安全系數敏感度與降速停車成正比,為了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從總調度值班室到司駕人員,上上下下精神高度緊張,寧肯降速停車,也不敢爭分奪秒搶時間。因此,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降速停車這類故障和晚點不可能根本杜絕,但也不會像最近幾天這麼頻繁發生。

  高鐵故障和晚點,引發各界人士熱情關注和熱議、熱評,是一個極為自然、極為正常的社會現象。特別是人們雖然對高鐵技術本身的事情説不清楚,卻對故障和晚點發生後的後續服務大有品頭論足的見解和權利。我從各家媒體報道中看到,有些應對故障和晚點的服務措施確實需要完善和改進,比如列車斷電後的車廂悶熱、長時間滯留的旅客飲水及就餐以及退票或轉換交通工具等問題。這些服務方面的問題,相對高鐵技術難題,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有了各方面的批評,對提高整個高鐵服務質量大有好處。未來幾年,中國高鐵大發展,除了需要不斷攻克技術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題,在服務方面也需要不斷邁上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不斷推出適應高鐵旅客的各項服務措施。

  總體上説,對京滬高鐵的故障和晚點,無論是技術還是服務,該批評就批評,用不著上綱上線到“輿論批判”的高度,更提不到“輿論批判的質量關係中國未來”。(見昨日《環球時報》)對任何批評,我們都應當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態度,不必糾纏在“輿論批判的質量”上。過於強調“輿論批判的質量”,反而容易滑入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泥淖難以自拔。

  就京滬高鐵自身而言,不管有多少批評,也不管是幸災樂禍的,還是冷嘲熱諷的,當發生安全隱患或故障時,還是必須堅持該停就停。千萬別逞一時意氣或為了一己面子,為壓縮故障和晚點率而帶病前行。中國人好面子,好表揚,一給戴上高帽子就不想摘下來,“小雞吃黃豆——強努”著往下咽,往往自食苦果。

  該評就評,該停就停。各守其責,各盡其職。中國的未來,高鐵的未來,不取決於“輿論批判的質量”,而取決於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能從各種批評的聲音中找到其“合理的內核”。批評從來是為了表達不滿。魯迅説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

(蘇文洋)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京滬高鐵
  • 故障
  • 降速
  • 停車
  • 唯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