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3天2停 “新鮮”高鐵服務可否超越綠皮車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07: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觀察家

  對剛剛運行的京滬高鐵來説,完全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出問題之後,能否通過週全的補救措施“化險為夷”。

  四天之內,京滬高鐵第三次出現故障。昨日上午10時許,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站的G114次列車突發故障,在鎮江南站附近非正常停靠一個半小時後,換備車前行。

  對於總長度1318公里、又是新投入運營的京滬高鐵來説,完全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出問題之後,能否通過週全的補救措施“化險為夷”。最近幾天,公眾高度關注京滬高鐵的“風吹草動”,一方面是“評估”新開通的京滬高鐵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是在看“鐵老大”的應急服務是否也有相應“提速”。

  昨天這次事故,鐵道部門的應對還算迅速,啟用預備車輛及時換車,沒有影響到京滬高鐵其他列車的正常運行。這是值得肯定的補救措施,但此前乘客們還指出了一些不足,比如,事故之後列車沒有應急電源照明通風,封閉悶熱的車廂甚至導致乘客暈倒;晚點賠償問題,遲遲沒有明確説法。這些更為實質性的問題,需要鐵道部門儘快拿出補救方案。

  有意思的是,上海鐵路局宣傳部副部長陳萬鈞昨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京滬高鐵多點寬容少點質疑》。文章説“高鐵發生這樣那樣的故障或者事故,我們就立即提出質疑,甚至大肆炒作以吸引眼球,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也有損國家利益。”這種説法實在有些牽強。

  公眾關心高鐵安全,維護自身權益,既不是否定高鐵的建設成就,也和“有損國家利益”完全沒有關係;反而,通過正常的批評促使高鐵糾正不足,使得高鐵物盡其用,恰恰是保護了國家利益。

  高鐵出了故障,公眾沒有得到及時合理的解釋,列車上的乘客權益沒有得到充分尊重,這些都是事實。公眾就這些問題提出質疑,本也在情理之中。只要鐵道部門及時採取措施,拿出解決事故和滿足公眾訴求的方案,“質疑”自然可以化解。如果還諱疾忌醫,對事故原因遮遮掩掩,對乘客要求能拖就拖,那才會“有損國家利益”。

  該文章還列舉了日本新幹線近年來的很多故障,來證明高鐵出故障很正常。但是,我們不僅要看到日本新幹線的事故,還要看到他們的補救措施。《經濟日報》曾報道,在日本鐵路事故發生後,會由獨立的鐵道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鐵路公司職員只能協助提供相關數據,不介入評估。評估報告對全社會公開,在網上都可以下載。在JR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的網站主頁上,公眾可以看到,每一次事故應對措施以及落實情況,報告細微到事故現場的技術圖紙。此外,在賠償的問題上,日本新幹線規定,一旦誤點,全額退票,且支付旅客退票費。

  相比之下,7月12日那次事故,導致數十輛列車晚點,但在鐵道部的網站上,事故説明不足百字,道歉只有一句話。至於賠償問題,“現在還在研究,不能給出準確答覆”。這樣的補救措施,叫公眾如何“寬容”呢?如果國內高鐵的補救措施,也能做到日本新幹線那種程度,媒體和乘客自然會習以為常,“不質疑、不炒作”了。

  □敬一山(媒體人)

  相關報道見A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