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京滬高鐵“4天3停” 專家稱應完善退票補償機制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03: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京滬高鐵離我家越來越近了,上次停在蚌埠,這次停在鎮江。”13日中午,微博網友爆料京滬高鐵G 114列出現故障,停在鎮江檢修,一位鎮江籍人士聞訊後調侃道。

  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後一直話題不斷,牽引著鐵路部門、乘客、民眾和媒體的神經。雖然鐵道部力言京滬高鐵安全可靠,但是日前接連發生的事故把京滬高鐵推到了尷尬的境地。

  10日,因雷雨天氣導致的接觸網故障,京滬高鐵發往上海方向的G 151次列車中途停運,後續列車出現不同程度的晚點。12日,京滬高鐵宿州附近因供電設備故障,當天至少87個車次受到故障影響,出現停車、晚點或取消的狀況。

  據網友稱,13日G 114列從上海出發後就不正常,最高速度只有130公里。G114列發生故障四個多小時後,北京鐵路局通過官方微博發佈消息:京滬高鐵G114次列車,運行至常州北站突發故障,無法正常運行。

  京滬高鐵四天就出了三次故障,但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賈利民對此並不意外。賈利民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可靠性工程中的浴盆曲線對於京滬高鐵同樣適用。浴盆曲線是指産品從投入到報廢為止的整個壽命週期內,其可靠性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嚴重故障期。通俗説,就是産品在使用的早期、末期事故多發,在使用的中期發生比較少。

  賈利民説,在高鐵的安全保障和高效運維方面,要研究基於感知網的狀態獲取、數據集成、數據處理、預警和運維支持系統,這將支持安全保障和運營維護,實現安全保障由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運營維護從事故驅動或輪修變成基於狀態的維護。

  在接連發生的列車停運、晚點事件中,最被質疑的是高鐵運營的應急機制,比如發生事故後的備用電力使用問題、鐵道部門信息披露滯後問題、鐵路人員與乘客的溝通問題以及退票、補償問題等。

  7月10日,網友@純純小宅女發微博説,“京滬高鐵都因故障停在了山東,車廂封閉沒空調,都快憋死了!”而乘務員對“因何停車、何時能恢復通行”等問題一概不知。

  有關人士指出,京滬高鐵在運營、保障和服務方面還不成熟,就目前來看,民航似乎不用擔心高鐵的競爭。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高鐵相對於傳統鐵路是最昂貴、最先進的鐵路交通方式,運行初期有一段的磨合期,對它應有一定的寬容。但是,就京滬高鐵而言,先進的交通方式跟舊的管理模式存在矛盾,目前京滬高鐵管理方式和管理語言還是老套的,它需要人性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宋世明説,京滬高鐵要樹立全新的服務理念,並建設一整套的服務體系和應急方案,完善退票和補償機制,要以消費者的方便為方便。京滬高鐵能否打造出與其高成本、高速度相稱的高質量服務,這是考驗中國高鐵品質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焦健

熱詞:

  • 京滬高鐵
  • 退票
  • 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