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睿鶇:銀行的收費詭辯令人齒寒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10: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7月1日起商業銀行34項收費項目被叫停,但是不少公眾質疑還有大量不合理收費存在。在7月12日電視電話會議上,銀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銀行合理收費受到保護,國內銀行業中間業務收費佔比僅在20%左右,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費還有繼續提高的空間。(《新京報》7月13日)

    本以為銀行業協會在全國性的銀監會議上,會放下身段,就眼下收費怪狀,向全國用戶作深刻檢討,表明清理態度,勾勒出整改路線圖。可是,縱觀銀行業協會向社會公佈的通報,不但沒有絲毫歉意,而且發出的種種論調似乎向公眾表明,目前銀行收費並不是太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誠然,正如銀行業協會人士所言,國內的中間業務遠遠低於國外水平。譬如,歐美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一般佔銀行總收入的25%以上,部分大銀行甚至超過了50%,並呈繼續上升趨勢。個案如德國商業銀行6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中間業務,巴克萊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佔73%,美國大型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多在50%以上,甚至高達80%。而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佔比僅佔20%左右。

    儘管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以收費為特徵的金融服務等中間業務,已佔據它們收入總額的一半以上,但其存貸業務帶來的利潤佔總利潤的二成上下,而承兌、資信調查、企業信用等級評估、資産評估業務、個人財務顧問業務、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貨等中間科技含量很高的業務,卻為其帶來了80%的利潤,中間業務儼然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金礦”。

    反觀國內銀行的中間業務,則主要是圍繞存貸業務展開。這些中間業務收入更多的是取自對廣大儲戶的服務性收費。據銀行去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16家上市銀行2010年上半年實現3434億元的凈利,除去未披露銀行卡收入數據的光大銀行外,5家上市銀行上半年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共計達252億元,若按180天粗略計算,銀行卡手續費日均收入達1.4億元。如此含金量的低的中間業務收入,實在是難以與國外銀行相媲美。

    至於銀行業協會的“中外業務收費”比較論,更是犯下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就單項收費而言,無論是個別常規業務,還是大額存現手續費,國外收費的確要比國內高一截。然而,國內銀行收費總量要遠比國外多的多,可謂“只有想不到,沒有收不到的”,這也正成為國內銀行追逐的狹隘目標。據最新官方數字顯示,目前,國內銀行業服務項目共計1076項,其中226項免費,佔比21%;收費項目850項,佔比79%。可見預見的是,倘若這850項收費項目累加起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銀行業會輕易超越。

    反觀國外銀行,不僅收費項目少而精,而且在中間業務定價機制上,相當公開、透明和合理。凡涉及到的每一個收費項目,首先會對業務供需、客戶集中度以及服務價格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充分論證,其次會對銀行收費項目的成本進行測算,並召開由專家學者、銀行以及消費者共同參加的價格聽證會,最後,由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收費價格是否合理,進行跟蹤評估。而國內銀行的收費卻鮮見以上程序。

    銀行業協會作為國內各家商業銀行的“娘家人”,替“家裏人”説話並沒有錯,但作為行業的代言人,有一條底線必須遵守,那就是:尊重事實比詭辯更重要,否則便會弄巧成拙,徒留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