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京報社論:什麼樣的高校會真的“破産”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4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人民日報》報道,教育部下屬的中國教育在線發佈《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由於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國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達歷史最高人數1050萬後,開始全面下降,最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00萬,並呈現速度加快趨勢,這一態勢將可能延續至2017到2020年前後。

  生源的持續下降,必然使我國高等教育學校面臨一個現實問題,一些辦學質量不高的學校,將在生源競爭中,面臨破産關門的局面。

  根據高校的現實辦學情況與目前的教育制度、就業制度,最先受到影響的恐怕是非學歷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近幾年來,不少非學歷(自考助學)的民辦高等學校由於生源萎縮、學費收入減少、自身管理混亂等原因已陷入困境。據報道,2009年,北京市97所民辦院校中,只有40所全日制院校在校生人數超過1000人。

  其次是雖納入計劃內招生、但並未形成特色的民辦高校。我國民辦高校的招生,大多被放在各地的三本(從二本中分離出來)以及專二招生(從專一批中分離出來),再加上學費比公辦學校高,因此很難吸引優質生源。當生源減少,計劃內招生減招或招生難以滿額的,首先就是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

  再次是公辦的高職高專。各種統計數據顯示,高職高專的就業情況要好于本科以及研究生,可是,由於整個社會存在的學歷情結,包括公務員招考提出越來越高的學歷要求,高職高專在招生中,人氣並不旺。一些發達地區近年來隨著高中畢業生數量的下降,減少了當地高校在本地區的招生數,而減得最多的就是高職高專層次。

  相對而言,目前的“985高校”、“211高校”和本科院校,受生源萎縮的衝擊要小一些。但是,他們不都是靠自己的競爭力確立了教育地位,而不少是靠包括高考招生制度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保護。這種局面如果持續存在,不利於教育的公平競爭。

  以上這種“排序”本身,某種程度體現的正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地位高低。這種地位並非全由學校辦學質量決定,而受到目前的招生錄取制度和有關教育政策、就業政策影響———民辦高職高專放在高考最後一批錄取,毫無疑問將處於招生劣勢;而民辦本科的招生放在公辦本科之後,也從制度上限制了其競爭性。

  另外,令這些學校雪上加霜的是———沒有辦學自主權,大多學校無法主動調整學科專業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雖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明確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但面對著生源下降的現實問題,這些政策的落實應該提速。

  高校破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見到民辦高校的破産,而公辦高校則因為制度“保護”,即使辦學質量差也可以茍延殘喘。對於民辦教育,教改綱要也提出“支持民辦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學校”。對面臨嚴峻現實考驗的民辦教育,“支持”的具體政策也應儘快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