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整飭網絡公關,清理“虛假”民意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本月中旬起,中央外宣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將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活動持續2個月。通過專項行動,堅決打擊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遏制非法網絡公關猖獗勢頭,維護互聯網正常傳播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國家層面、多部門聯合的專項打擊行動無疑是對網絡水軍的沉重打擊。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絡社區,截至去年年底約有4.57億網民。互聯網,已成為中國公民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與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網絡傳播以新型媒介的姿勢,改變著我們的交往行為與思維方式。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2010-2011全球信息技術報告”指出,對於“是否每天或每週都會在網絡上發言”的問題,45%的大陸受訪網民都選擇肯定的答覆。這項比例位居全球之首,“最勤奮”的當屬中國網民。
 
      然而,如果傳統公共生活一樣,依法治理是有序發展的前提,粗放型網絡民意表達很容易為網絡犯罪與道德失范提供新領馭。去年3.15時,一些刪帖公司借“維護品牌形象”之名,有償刪除消費者投訴帖子,並向被投訴公司收取公關費用。近年來,類似網絡黑公關更是氾濫成災:中國乳業的“羅生門”、360與騰訊之戰、“奧巴馬女郎”、“鳳姐”、“小月月”……網絡社會的叢林法則令人側目,“網絡黑社會”已引發相關經濟社會危機。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網絡水軍”成為不少代表熱議和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佈會發言人趙啟正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網絡環境發展錯綜複雜,“網絡水軍”值得注意。

      有人説,web2.0年代,非法網絡公關已成為威脅網絡和社會安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説法或許未必是危言聳聽:一者,非法網絡公共擾亂市場秩序,從萬科遭遇“松山湖會議紀要”發帖者的攻擊,到去年的蒙牛伊利“欺詐門”,再到不久前沸沸颺颺的雙匯事件等,背後都留下了網絡公關公司的“魅影”,這些“網意”激起消費者的情緒,或改變買賣雙方正常的市場博弈、或為無序的市場競爭推波助瀾,結果就是損害了優勝劣汰法則的市場理性,最終影響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二者,非法網絡公共是社會道德失范的“得力推手”,比如眼下的河南信陽某景區招聘處女採茶工、並僅用胸圍達C罩杯的處女嘴唇採摘茶葉的“處女唇茶”事件等,以惡俗招徠眼球,四川師範大學段運冬博士就認為,“新媒體的負面功效被無端地放大,負價值在不斷地塑造著受眾,敗壞世風,徹底改變著人們的道德觀念,影響著現實人們在生活中的行為取向和道德判斷。為此,新媒體不僅沒能成為有助於人類發展的助推器,反而成為嗜殺人類的砒霜”;三者,當民意變成了商業公司賺錢的工具,非法網絡公共虛擬出的“民意”不僅誤導了網民、蠶食網絡公信力,更會給公共決策帶來致命的危機,這是一個普世價值登臺的年代,言路廣開、私權受重,一旦“民意”為“水軍”所掌控,傾聽民意、汲取民智的公共程序就可能淪為集體利益的傀儡。
 
      整治非法網絡公關,離不開三方面努力:一是互聯網業當有刮骨療傷的識見,自覺整飭不良商業行為;二是公民當強化“網民”意識,恪守網絡倫理與政策法規,從“不明真相”的輿情推動者成長為有理有利有節的輿情判斷者;三是職能部門整肅産業門戶,規範網絡公關行為,完善網絡信息傳播管理機制,像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樣,以立法的形式強化對互聯網的約束和管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這句話也是網絡生態的寫照。整飭網絡公關、清理“虛假”民意,這是改善網絡媒體形象、構建文明誠信網絡傳播機制、優化網絡産業結構的破題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