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災害預警短信理當免費發送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廣東佛山順德區在17日的暴雨天氣來臨之前,先後向收費用戶和相關決策人士發放預警,面對普羅大眾沒有收到信息的質疑,順德區氣象局副局長表示,免費發放預警手機短信,在內地完全沒有先例,順德將儘快制定機制,做到重大天氣預報都向社會免費發放。(4月19日《廣州日報》)

  天災不由人,但能夠預警的災害信息卻“人為”地被機制所屏蔽,或由此帶來財産損失及人員傷亡,這是比災害本身更可悲的事情。順德區氣象局介紹説,15日已注意到這次極端天氣的先兆,做出了第一次預警,“但預警向‘12121’用戶發放,這部分用戶每月交費2元”;16日、17日,又做出了第二次預警預報,但卻是“向順德區相關決策部門的決策人員發放,內容為未來將有‘雷雨大風天氣’。”

  如此重大的災情預報,第一次發給收費用戶,第二次發給“決策人士”,普羅大眾卻沒有收到信息,于公共決策而言,似乎有失公平。公眾難免會質疑:有錢有權的就有免於災害的預警權,納稅人供養的職能部門遵循的是什麼行政邏輯?相關人士的解釋是,免費發放預警手機短信,在內地完全沒有先例,順德要做就要一次免費發送100萬條以上的短信。

  説白了就是兩點:一是大家都沒有免費的做法,二是免費發放的數量很多。事實上,早在2004年,《北京娛樂信報》就曾報道過“氣象臺開通免費短信,向市民發送災害天氣警報”的消息;而在2007年8月底,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在介紹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相關內容時就説,目前國家氣象、地震、水利、農業、衛生等方方面面的預警預報水平大大提高,短信預警比較普及……至於100萬短信的數量,相對於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災害信息免費預警如同食品安全監督,很多時候往往是舉手之勞,甚至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問題是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條小小的短信,也許成本不過幾分錢,但若在災害天氣和突發意外面前,可能就事關人命。

  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的發佈之所以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在於提醒公共服務的無差別化與普惠化。災害信息免費預警應成為常態,這不是有沒有先例的問題,而是在充足的技術條件和完備的財政基礎下,職能部門有沒有這份心、盡沒盡到這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