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尹於世:官員“高調退賄”為何飽受非議?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4日 14: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自去年10月以來,江蘇鹽城官員張翕飛前後兩次,將總計6筆價值9000元的退賄清單在網上公開。這個“退賄清單”一經公佈,就在單位內外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有網友也懷疑他在自我炒作。(3月23日《揚子晚報》)

  官員主動退賄,本是極自然的事情,卻為何在單位內外引起“震動”,且不被人理解、飽受非議?

  張翕飛看似特立獨行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富於勇氣令人欽佩的行為,是在彰顯奉公守法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因為在張翕飛看來,公務員利用特權謀取不當利益,對其他行業的從業職員有不良的示範作用,“醫生、教師、法官等擁有特殊權力的人,都有利用權力謀取不當利益的便利”,他認為由此導致的職業道德滑坡顯而易見。但這種本應人人恪守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卻因為各種原因被扭曲與淡化,甚至於連堅持、堅守都不能理直氣壯,於是張翕飛的行為才顯得孤單與另類。

  最引人關注的是張翕飛不願收禮,卻沒有悄悄退掉而是高調對外公開退賄。張翕飛解釋是,如果悄悄退掉,起不到弘揚正氣、凈化風氣的目的,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找我辦事不需要送禮。

  其實,作為社會的一員,張翕飛這樣做,不只是標榜個人的清白,更是希望影響周邊的環境。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基本的是非標準,但在一定的群體中,群體對個人的影響巨大,於是在一個群體中,一些人會放棄了個人的是非標準與選擇,隨波逐流適應群體環境。但這種行為方式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在現實中,一些權力集中的單位與部門,由於“潛規則”的侵蝕,一些人放棄職業道德、突破法律底線,在相同的環境下共同謀取不法利益,你撈、我撈、大家撈,權力大的大撈、權力小的小撈,沒有權的利用職務之便也要千方百計撈一把;你掩護了他,他暗示了我,我也會對你提供“方便”,這就是形成了所謂的“群蛀現象”,最終讓這個群體被“共同利益”所挾持,落入違反黨紀國法的深淵。

  剷除腐敗的土壤,需要每個人承擔責任、付諸行動,更需要用制度來推動。我們希望,隨著公眾對腐敗危害認識的深化與改革的深入,制度與體制建設逐步完善、週密,到那時,張翕飛退賄這樣的行為就不會受人質疑,更不會是引人注目與爭議的熱門話題。

(尹於世) 原題:主動退賄不應形單影隻還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