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謠言裏的鹽暴露出虛擬危機短板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7日 1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受日本核電站洩露危機影響,浙江、廣東等多地市民搶購碘鹽防止核輻射。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中國國食鹽大部分是礦鹽,海鹽的量不會超過20%。廣東省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的食鹽是海鹽,而且中國礦鹽資源充裕,不會出現供應不上情況。(3月17日新華網)

      這兩天,老百姓見面問候的第一句話是——“買鹽了嗎?”百貨店裏的玻璃上大多貼著一張手寫的宣傳紙,“本店鹽已售完”。關於核輻射與碘鹽的糾結,網友總結得很形象:世上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來了,鹽沒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來了,鹽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沒來,鹽買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人齁死了,鹽沒用完……

      中鹽總公司説,我們的鹽是足夠的;專家説,核輻射防治與吃碘鹽基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地方政府説,手裏有鹽、咱心裏不慌。遺憾的是,搶鹽事件還是扎紮實實地演出了一場鬧劇。真相其實並不複雜:一方面,我們現在吃的鹽,基本上多是井鹽、湖鹽,比如單單察爾汗鹽湖500億噸氯化鈉,可供全世界食用1000年,更別説我們食鹽儲備充足、各省還都有國家級食鹽儲備了;另一方面,碘鹽防治核輻射本身就是個天大的笑話,按照國際標準,每千克食鹽中的含碘量僅20-40毫克,這點碘含量,還抵不上半個碘片。

      不複雜的道理,卻並未消解得了暫時的市場亂象,這板子恐怕不能只打在搶購的老百姓的屁股上。為什麼大家要去搶鹽?無非三者:一是不明真相,被核危機的謠言牽著鼻子走;二是被迫參與搶購,鹽是沒有彈性的消費品,怕別人買了自己做菜都困難;三是個別無良商家趁機炒作,囤積居奇,幻想製造出新的“綠豆行情”出來。無論哪種情況,民眾都有理由質問:公權部門的應急反應在哪?謠言為什麼又長了“飛毛腿”?

      這些年,“牙防組”般的專家,不斷玩著左右互搏的遊戲,誰出錢就為誰説話,科學的公信被蕩滌得一乾二淨;至於地方政府部門,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伎倆更是爐火純青——誠信體系的大梁硬不起來,國民心理的脆弱指數不斷飆升。都説謠言止于智、止于信息的公開透明,但如果信息本身就是個“愛撒謊的主”,公開透明果真能終結得了謠言嗎?

      現代傳媒手段使得信息的傳播更為快速與高效,搶鹽的謠言正是借助短信、微博等平臺肆意蔓延;遺憾的是,我們的應對機制卻顯得“相當傳統”,不緊不慢地“開會研究”,完了再按部就班地在媒體通稿發佈,等辟謠的精神出來,鹽早就瘋了!那麼,為什麼相關部門不能再第一時間給大家發個短信?到底是程序重要還是效率重要?

      奔跑在謠言裏的一袋食用鹽,呼嘯間暴露出我們在虛擬危機前的某些短板與不堪,讀懂其間的警覺,這是比應對搶鹽風波更切迫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