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貧困線”是該水漲船高了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沈雯在遞交給全國兩會的提案中稱,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建議現有貧困線應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3月3日《東方早報》)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公佈的報告顯示,在目前仍採用國內自定義貧困線的86個國家裏,貧困發生率最低的是中國,2009年為4.2%,大大低於86國平均水平的37.4%。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09年這一標準提高到1196元,24年來增長約5倍;而在此期間,中國GDP由7780億元增至33萬億元,增長42倍!

      孩子的身高長了,CPI早就跑步前進了,貧困線卻仍沒有太大的長進。據説,我國貧困線標準的制定,長期都依據每人每天攝入熱量2100大卡路裏來推算——1985年首次測算貧困線時,在整個基本溫飽的測算體系中,食品消費佔到60%,而在1997年調整時,食品開支比例高達85%。恩格爾系數如此之高,從很大程度上説,我們的貧困線仍只是一條保障“吃飯權”的貧困線。

      即便是這樣,在社會保障僧多粥少的現實語境下,貧困補助中的很大一部分,也許未必能用到“吃飯”上:醫療要花錢,教育要投資,住房要支出……凡此種種,基本生活需求並不會因為“貧困”的身份而可以忽略不計,相反,這些往往是“貧困”的根源或誘因。

      國際慣例來説,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確定的標準是,日均消費低於1美元屬於“絕對貧困”。2009年,我國新貧困線1196元啟用後,貧困人口從2008年的1479萬增至4300多萬人口;但如果按聯合國標準計算,這個數字應是1.5億。也難怪沈雯委員説,有過億人沒有被劃分在貧困人口線,人為地“被脫貧”。

      貧困線與貧困人口是個此消彼長的關係:貧困線腳尖踮得高一點兒,貧困人口的數字就下去一點兒。也許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重要的是財政于“貧困救助”上的支出就能省出不少,公共政策也就無須為偏高的“貧困人口”而操心。這些年,我們常困惑于一個悖論,甚至黨報也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在明明算不上弱勢群體的那些人裏面,為什麼“弱勢感”會悄然蔓延?幸福像花兒一樣,只不過是朵塑料花,你又如何聞得出花的清香?

      貧困線是該水漲船高了。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貧困線以下人口由2008年的3980萬上升至2009年的4360萬,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需接受政府救濟。眼下,我們有全球第二的經濟總量墊底,貧困線稍稍“長點個兒”,讓弱勢者享受國民經濟的庇護,這也是“十二五”民生利好中的應有之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