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京報社論:讓舊城區和土地財政告別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5日 10: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昨日上午,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上表示,今年北京將新建和新購20萬套保障性住房,爭取竣工10萬套,北京舊城區從今年起將嚴格控制新增住宅開發項目,嚴格控制大型公建項目。而房地産建設要向保障性住房、疏解中心城功能用房、新城和城鄉接合部城市化建設轉移。

  這一表態,進一步明確了北京十二五期間關於舊城保護的目標。現在,已經到了不能再向舊城區要土地財政的時候了。

  去年11月份,北京《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明確表示,十二五期間在舊城地區,今後一般不再安排重大建設項目,現有歷史文化保護區不再進行拆建。曾經急於上馬的鼓樓時間文化城等項目,因此而擱置,民間對鼓樓地區老城區的擔心也隨之消除。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京關於舊城區的政策取向也越來越清晰。現在,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城市的“舊城改造”早已逼近極限。如再繼續改造、開發下去,那些殘存下來的歷史文化保護區,將成為現代高樓森林裏的文化孤島。靠透支文化資源為土地財政輸血,不可繼續。

  另外,北京核心城區“治堵”要想取得成效,也必須堅決“治樓”。舊城區的面積本來不大,如果再無節制地開發新的住宅和大型公建項目,提高容積率,結果就相當於“遷走一個人,又來10個人”。這無異於挖“治堵”政策的墻腳。

  舊城越建越新,越改造越堵,而土地財政日進鬥金。這是過去多年來,在許多地方被不斷重復講述的故事。這些老套的故事,不應再繼續重復。城市當然要發展,但是,必須要堅決抵制來自舊城區土地財政的誘惑。眾所週知,舊城區的地價往往很高,抵禦誘惑因而並不簡單。

  我們注意到,北京一方面保護舊城區的政策傾向鮮明,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間將“大規模疏解中心城區人口”。但願,舊城區的人口疏散,只是減少城區的容積率,那些不屬於歷史文化保護區的老街、老房,不會被以“舊城改造”的名義,建造成新的高樓大廈,反而提高了容積率。

  還有,一方面北京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打造朝阜大街,另一方面,又提出金融街向東向南擴展。這些大型項目會不會以傷害舊城區為代價,換來經濟政績和土地財政?諸如此類的區級政府的經濟增長與舊城區保護之間如何銜接,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另外,政策仍然存在“活口”。“嚴格控制”並不意味著絕對禁止,這也表明可能還會有新的住宅項目和大型公建項目,獲准批建。而且,因為“嚴格控制”,那麼,舊城區的開發項目,將會更加稀缺。如果確有必要,某些大型公建項目的確能夠增進公共利益,批准建設也未嘗不可。有關方面還需要繼續明確“嚴格控制”的標準和範圍。

  綜合來看,北京舊城區的職能定位仍然需要進一步明確、協調。舊城區的地皮寸土寸金,但是,那些生存在衚同、四合院的歷史和文化,卻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期待,從現在開始,讓北京的舊城區和土地財政作別,其承載不了太多經濟增長的目標。(新京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