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511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勿簡單用道德譴責“無良”車流

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相關新聞:
    北京一傷者因急救車遇堵身亡 3公里路走40分鐘
    蘭州120司機鳴笛開車陪女友看演唱會 撞倒路人

今天,“堵死了”不再是一份抱怨。閃着警燈、鳴着警報、司機還用擴音器喊着“請讓一讓”……一輛救護車夾在車海中走走停停,車上的患者生命垂危。“從現場到醫院3公里,足足走了40分鐘!”這是120急救醫生王雨竹前日發的微博。前晚6時許,田村北路一名50多歲的騎車人被軋成重傷。因在轉送醫院的路上少有車輛願意避讓救護車,導致傷者延誤治療,最終死亡。

3公里,40分鐘,一條人命。車不讓人、人不讓車,生命耽於梗阻的馬路。救護車鳴笛呼嘯,社會車輛漠然旁顧,看起來這是一幕道德悲劇:不懂得敬畏生命、無懼於優先規則,真正是“無知無畏”。道理人人明白,混沌的秩序,最終人人受累,公共利益難得周全。然而,將傷員堵死在路上的,真的只是所謂“無良”的車流?

輕飄飄的道德譴責,最是於事無補。歷史早就證明,那些“心體光明,暗室有青天”的理想,無不建築在權責明晰的公序良俗之上。車擋在人命之前,固然多有不堪,但現象的背後,恐怕離不開以下幾重考量:一是規則為生命構建了“綠色通道”嗎?前幾日,我們都在感嘆:當“卡特裏娜”和“麗塔”颶風先後侵襲美國沿海地區,造成上百萬人大撤離時,災區周邊的高速公路幾乎全線擁堵,但其間的“緊急通道”卻始終暢通,因為沒有一個駕駛員擅越雷池將車輛開進去。這當然不能説明美國人天生如此守矩,不過再次證明完備的交通制度是多麼重要而可靠。遺憾的是,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儘管有扣分、罰款等規定,但對於緊急避險的“免責”等並無明確條款,而起步較早的地方相關立法——譬如《〈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立項報告》,最早也只是“有望於明年通過市政府法制辦審議出臺並儘快實施”。

二是急救等公務車為公信恪守了“救命”的底線嗎?這話儘管問起來略顯殘忍,但不能不説,這些年圍繞救護車的“緋聞”已經令公眾出離憤怒:有河南蘭考中心醫院急救站一司機用急救車拉傢具的,有南京某救護車接孩子放學、且堵住校門反向停靠的,有河南某醫院急救車每日接送院領導上下班、而病人發病轉院卻無車可用的——更“傳奇”的,是“急救車司機為了陪女友去看演唱會,居然在市區鳴笛疾馳並撞倒路人”……就譬如《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民眾也喪失了起碼的警覺。同樣,“救護車的故事”審醜疲勞了,難免有人揣測:呼嘯鳴笛的救護車,莫非又是“護送”領導趕路?公車私用也就罷了,連急救車也不放過,生命就成了摧毀在公信殆盡的特種車上的沉沒成本。

三是為生命讓道這門“技術”,民眾上過普及課嗎?堵在車裏的,未必是不肯讓路的。城市道路上的一鍋粥,出行的司機都感同身受過,可一旦真想要為生命讓出“綠色通道”,你知道如何個“讓法”嗎?近日,一則“實拍德國千余輛車給急救車讓道”的視頻令我們嘆為觀止,德國的司機都知道,面對緊急情況,須“左車道的靠左,右車道的靠右”,“若不能平分向左右,則中間車輛一律靠右”,然而我們空有“讓道”一説,真出了事情,誰也不知道怎麼“讓”——無序的善心,有時並不見得好過破壞的惡意。

有調查顯示,面對急救車輛,80%至90%的車不會避讓。這樣的現實令人凜然。也許,只有在膚淺的道德訴求之外,從制度、技術、監管等層面讓急救車的功能理性歸位,堵死在路上的悲劇才能真正禁絕。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於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着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着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着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着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着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