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331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橋面之下垮塌的還有什麼?

社論 2012年8月25日 07:00

相關新聞:
    哈爾濱大橋垮塌 墜毀大貨車駕駛室完全癟塌
    [視頻]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垮塌 3人死亡5人受傷

又一個大橋垮塌了,而且這座橋的生存時間還不足一年。8月24日晨,哈爾濱陽明灘跨江大橋發生整體塌落,4台貨車掉落地面。該橋去年11月6日建成通車,估算總投資18.82億元,為中國長江以北最長跨江橋。對於橋梁垮塌的追問再一次撥動公眾的神經。

一者,如果是因為車輛超載而引發垮塌事件,那麼,橋梁養護與監管責任在誰?二者,如果是橋體本身質量堪憂,那麼,當年所謂“經過科學計算、論證和實驗”的鏗鏘誓言又從何説起?

德國飛行員帕布斯•海恩對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後得出著名的“海恩法則”,即任何嚴重事故都是有徵兆的,每個事故徵兆背後,還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頭,以及上千個事故隱患,要消除一次嚴重事故,就必須敏銳而及時地發現這些事故徵兆和隱患並果斷採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換言之,哈爾濱陽明灘跨江大橋發生整體塌落,是一次偶然的不幸,但偶然背後積聚著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性。人造的大橋,垮塌在人的“手裏”,不能歸咎於天災,更非不可抗力因素。那麼,為什麼此類安全事故不能控制在萌芽狀態?

其實,中國的橋梁建築和驗收,要經過多道複雜的安全監測和驗收程序。從施工準備階段開始,就有監理方對橋梁的設計、用料等標準進行同步的監測。而從施工開始,就要對包括橋墩、沉降、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甚至細到每一個構件進行質量跟蹤監測。而到施工完成之後,除了施工單位的自查,監理方也要進行質量評定,還要進行全封閉的監測方能算驗收完成。這其中不僅包括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和評定,還包括設計方、勘察單位等部門對於設計和勘察方面有變更方面的最終意見,不僅如此,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委託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等有關部門責令整改的問題全部整改完畢後,還要有規劃、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驗收認可文件方可開通。

如果從整個橋梁工程的設計、施工以及驗收程序而言,中國的橋梁標準並不遜於其他國家,甚至在是否是拱橋、是否能夠抗震等特殊細節方面的規範也都面面俱到。但為何中國的橋梁缺次次闖過安全保障的關卡,逃過諸如勘察、設計、建築、施工、環保、監理等多個部門的質量檢測頻頻垮塌呢?江蘇句容房家壩大橋、武夷山公館大橋,2010年河南欒川大橋、2009年湖南株洲高架橋、2007年湘西鳳凰橋、1999年重慶綦江彩虹橋……都在問同一個問題,為何一道道涉及多個部門的多層安全防護措施就保證不了大橋的安全?

在這一方面,也許法國研發使用專用的路面檢測設備可以提供一些借鑒。法國的路面檢測設備可採集到大量的關於路面和道路狀況的各種數據,每三年對整個道路系統進行一次評價;同樣,南非的路面檢測系統採用最新的技術、計算機程序和全球定位技術,採集的信息用於檢測道路系統狀況,預測路面服務壽命,選擇養護工程項目。

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正因為有這些預防在前的風險管控理念與手段,更多司空見慣的漏洞才會提前堵上,人命才不至於成為檢測路橋安全的無辜“試紙”。

悲劇已然發生,原因也終會浮出水面,但願哈爾濱垮橋事件能真正警醒身邊的路橋。預警可控的路橋風險,是公權的時代責任,更是底線上的安全義務。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