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厚的土壤”上培育老百姓的“精神家園”

2014年01月18日 17:42

劉雲山同志2014年1月4日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上的講話談到: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每個人心底蘊藏的善良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就是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厚的土壤。

眾所週知,改革開放是一場革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它不僅對整個社會傷筋動骨,其實質是一場從體制到思想的深刻革命,它不僅涉及各類人們的利益,而且觸動人們思想及靈魂。當中國的老百姓面對“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産、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十八大報告語)等等困境時,在面對社會種種壓力挫折挑戰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給困惑的人們指出一條光明的出路,從而為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持續發展獲得廣泛的支持與長遠的成功提供精神支撐。這與中華傳統儒家思想的內聖外王,以內聖之功收外王之效,實是同一道理。對於老百姓來説,“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個人道德規範的高度概括,這也與從古至今炎黃兒女都在追求的仁愛德義的傳統行為操守不謀而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一倡導,讓社會公眾找到了核心價值觀裏的“個人定位”,它為誘惑頗多的多元化時代修煉個人道德操守指明了方向。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維護國家統一,捍衛民族尊嚴是國家公民的應有義務,也是對中華傳統忠孝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敬業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也是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建立的基石,講信用、守承諾、公平競爭是公民最起碼的道德品質。而友善是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源泉,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價值觀的主體在於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四個方面,那麼全社會的文化、道德土壤就能充滿營養與活力。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和應當遵循的根本道德準則,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核心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為的本質屬性。它涵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共産黨人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的精華。

一粒種子的成長離不開闔適的土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老百姓的精神家園中生根開花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是靠人民群眾創造的,我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會産生出巨大的社會“合力”,那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目標將逐步變成現實。(劉毅強 中央黨校教授)

網絡新聞聯播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