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期:計生部門“贊助”公安,一場涉嫌違法的利益分贓
(2014-05-20)
相關新聞:
[視頻]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 深入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如此闡述自己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從硝煙紛飛的戰爭年代首次提出“群眾路線”的概念,到黨的七大把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明確載入黨綱和黨章,又到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路線歷來被我黨視為“傳家寶”,當下也不例外。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眾路線”這個概念。信中指出:“關於籌款工作,亦要經過群眾路線,不要由紅軍單獨去幹。”此後,在毛澤東同志的倡導下,在黨的工作中更加自覺地運用了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並使其不斷豐富和完善;群眾路線也因為被廣泛、長期地應用,從而成為超越對敵鬥爭時期、在黨的各個發展階段歷久彌堅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它卓越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成效,已經為我們黨數十年的奮鬥歷程所充分證實。
中國共産黨即將迎來92歲華誕,八千多萬黨員在不斷探索中前行。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當前,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因此,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實為針對“四風”的一場“及時雨”,也是對老一輩黨員的深切緬懷與致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為執政黨,並不是只要把經濟發展好,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人心向背是執政合法性的根本來源。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産黨獲得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的條件,同時一些黨員幹部沾染不良風氣、脫離群眾的危險也大大增加。“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産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産黨員。”貫徹執行好群眾路線並不是錦上添花之舉,而是黨對每名黨員的基礎要求。所以每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都將群眾路線視為長期執政條件下黨的建設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結合不同的大局形勢加以開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群眾路線不僅是一種執政觀,更是一項方法論,需要黨員幹部在日常工作中光大發揚、熟練運用——在湖南,為什麼常常會聽到老百姓説:“鄭培民書記像我的好兄長”?牛玉儒去趟呼和浩特市的公園咋就能被老人們圍到中間鼓起掌來?沈浩為何能得到小崗人兩次“紅手印”挽留?這些黨員幹部將名字鐫刻在人民心裏,把愛灑在大地上,體現出了兩廂牽掛、一樣深情的幹群關係,他們用行動回答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今天,在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兩個百年目標”、全國黨員群眾戮力同心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時刻,必須從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入手,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培養出更多像鄭培民、牛玉儒、沈浩一樣的優秀黨員,以他們為鏡鑒,讓全體黨員都“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我們共産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裏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毛主席曾用沃土和花種來形容黨員和群眾的深情厚誼。重任在肩,我們黨能否繼續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能否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與廣大黨員一道努力實現“人民的夢”,既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檢驗,更是初衷。
(2014-05-20)
(2014-05-19)
(2014-05-19)
(2014-05-18)
(2014-05-17)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