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李克強總理亞歐四國之行:熟悉之旅

特約評論員 陶短房  2013年05月29日 11:21

自5月19日至5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訪問了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國等亞歐四國。

這是李克強出任總理後進行的首次對外訪問,也是讓各國政府領導人儘快熟悉中國國務院新領導風格的“熟悉之旅”,因此格外受到關注。

從首訪四國的選擇看,顯然經過精心安排。

印度和中國同為亞洲大國,更是世界人口總數排名前兩位的國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兩國間在邊界主權等問題上存在長期爭議,不久前還剛剛發生了“帳篷對峙”事件;在貿易往來方面儘管發展迅速,卻也存在許多隱憂,中方對印方的市場和投資氛圍不滿,而印方則對雙邊貿易中方的鉅額貿易順差嘖有煩言,2010年雙邊貿易總量也出現罕見下滑,能否如期在2015年達到雙邊貿易總量突破1000億美元的既定目標面臨考驗。李克強此次訪印期間,雙方就棘手的邊界和主權爭端問題表達了願意降低邊界緊張氣氛的誠意,和努力推動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意願。在主權問題上雙方基本立場差異太大,彼此間很難做原則性讓步,短期內獲得突破的可能性也不大,但通過高層互訪、相互溝通和誠意接觸,減少衝突和摩擦,不讓邊界爭端影響中印兩個亞洲經濟、政治、人口大國在其它各領域內的合作和交往,避免地緣政治緊張,本身具有重大意義。

此次訪印,兩位總理間進行了有關加強經貿合作的會談,兩國政府間達成了8項相關協議,如中方允諾努力縮小貿易逆差,印方允諾市場開放,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開展在産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合作,共同倡議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推動兩大市場緊密連接,等等,隨行的經貿代表團還和印方進行了座談,這對密切兩個“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往來,改善彼此間投資環境,無疑是有幫助的。

由於地緣政治關係,巴基斯坦和中國是“全天候朋友”,儘管該國獨立以來政權屢經更迭,政局時常動蕩,但歷屆政府均重視發展巴中友好關係。此次李克強總理的訪問,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各界熱烈歡迎,“梟龍”戰鬥機護航的場面更令人印象深刻。

發展中巴關係不僅有傳統友誼、睦鄰友好等價值,且具有加強中國能源進口通道安全、控制地方分離主義運動和恐怖、宗教極端勢力入侵等意義。巴基斯坦剛剛完成立法大選,曾兩次出任總理的謝裏夫有望第三次組閣,李克強總理此行,同樣肩負著和這位“老朋友”再續前緣的使命。

此行期間,雙方共簽署了12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主要包括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計劃的落實,海事合作和衛星導航合作,以及中國幫助巴基斯坦解決能源缺口等。中巴雙邊經貿關係近年來發展迅速,去年雙邊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20億美元,巴方已提出3年內達到150億美元。

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此行期間雙方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瑞士也成為世界前20大經濟體中第一個和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歐洲國家。在瑞士,李克強總理重申中國將堅持開放路線,並表明其致力於融入多邊自由貿易體系,發展區域貿易自由化的決心。瑞士並非歐盟國家,與瑞士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相對與歐盟國家要簡便得多,而與瑞士間達成這樣的協議,又可為未來與歐盟探討類似協議,提供必要的經驗和模板。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德國官方數據,2012年雙邊貿易總額高達1440億歐元,且和其它一些歐洲主要國家不同,德中貿易長期以來處於平衡狀態,因中國鉅額貿易順差而引發的貿易爭端,在中德間並不存在,因此在歐盟27國中,中國和德國的經濟關係最為融洽,共同語言也最多。李克強總理在德國暢談“雙贏”,引發的共鳴也最強烈真切。此行不僅達成多項協議,更成功促使德國明確其反對歐盟針對中國光伏産業實行“雙反”的態度,對於中國和歐盟間貿易糾紛的談判而言,無疑是有幫助的。

當然,中國與上述四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錯綜複雜,不足10天的訪問只能從原則、框架上加以促進,更多細節則要靠日常的溝通、協作來填空。李克強總理此次行程的首要和最大意義,還是通過出國“亮相”,讓彼此先熟悉起來。

最新文章

責任編輯:邱天人 熱詞: 李克強 出訪 亞歐四國 成果

打印 | 我要糾錯 | 複製鏈結 | 轉發郵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專欄作家

文言文聽力“闖入”考試?

專欄作者:劉浩睿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社會娛樂

深泉學院比哈佛更難進的牛校

專欄作者:關開亮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民生影視

五一齣遊:“人比XX都多”

專欄作者:王二丫
媒體人,關注社會民生。

騰訊新浪開微博,只是討罵?

專欄作者:雷世遠
央視網記者,關注社會熱點。

挺一挺政協委員的編劇情結

專欄作者:陳方
《燕趙都市報》評論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