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期:計生部門“贊助”公安,一場涉嫌違法的利益分贓
(2014-05-20)
甘地墓(Rajghat)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東郊亞穆納河畔,係當年火化印度國父“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場所。墓園開闊,綠草茵茵,間或綻放著黃白兩色鮮花,長明燈火晝夜不熄,四週塔臺厚重寬闊。陵墓主體是一個黑色大理石正方形平臺,無任何張揚裝飾,極盡樸素簡約,一如甘地那種鄙視權貴、鄙視榮譽、清心寡欲的本色。
但是,這一方不起眼的聖地,猶如一處強力的心靈磁場,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從世界各地幹匯聚過來,懷著敬意和謙卑,脫掉鞋襪,赤腳輕輕走入陵園,從內心裏悼念墓園主人“聖雄”甘地。據悉,印度文學泰斗泰戈爾最先尊稱甘地為“聖雄”(Mahatma),“聖雄”源自梵語的敬語,意為“偉大的靈魂”(Great Soul)。幾乎每一位重要外國來賓訪印時,都到甘地墓敬獻花圈或種植常青樹,以示對印度這位民族獨立運動領袖表達敬意,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等無不如此。無論是權高位重抑或平民百姓,在這裡你都是一個“普通的凡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印時向甘地墓敬獻花圈,無疑主要表達他對甘地和印度的敬意,以及對中印友誼長存的期許。
甘地一生提倡“非暴力”,證明了信仰與精神的力量。甘地為印度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方式,即“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無謂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帶領著印度人民打碎殖民枷鎖,重獲自由和獨立。他不僅鼓舞著印度人,也是給世界留下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産。在印度獨立後,為消除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彌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紛爭,甘地奔走呼號,以絕食警醒人們和平共處。當他為此遇刺倒下時,身邊僅有一雙木底鞋、一本《薄伽梵歌》、一副假牙和一副損壞了得鐵框眼鏡。此外,去過甘地墓的人都知道,墓地出口處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甘地1925年所著《年輕的印度》一書所列的“七大社會罪惡”:搞政治而不講原則、積財富而不付勞作、求享樂而沒有良知、有學識而沒有人格、做生意而不講道德、搞科學而不講倫理、敬神靈而不作奉獻。縱觀當今世界上的各種深重罪孽,無一不與甘地所列的“七大社會罪惡”有關。李總理向甘地墓敬獻花圈,透露的是對印度這一偉大東道國的敬意,也是對甘地這一“偉大的靈魂”的敬仰。
甘地生前對中國寄予同情與支持,敬佩中國悠久文明的輝煌歷史,認為中印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據悉,他十分關注中國人民進行的民族獨立鬥爭,曾于 1939年委派後來出任印度開國總理的尼赫魯訪華,了解中國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情況。李總理向甘地敬獻花圈,從側面勾起人們對甘地時代中印相互同情與支持、心心相印互壯聲勢的那段歲月。目前,中印關係迎來全新的發展時期,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展,在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科技、民間往來等方面的互動十分頻繁,未來發展前景無限看好。只要雙方保持甘地那種“純粹”和“堅韌”,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相互支持與誠摯合作,妥善處理矛盾與分歧,以寬容和善意去了解、認識對方,中印兩國以東方外交的睿智和厚重,在西方主導的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上留下一筆靚麗的東方色彩。
(2014-05-20)
(2014-05-19)
(2014-05-19)
(2014-05-18)
(2014-05-17)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