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韓長賦:“重中之重”話“三農”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2日 07: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三農”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過去這十年,是我國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是“三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為後一個十年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主要農産品供給充足,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特別是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已歷史性地站穩了1萬億斤大臺階。在國際社會普遍擔憂發生新一輪糧食危機的情況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豐衣足食、喜氣洋洋”,對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來講,極為難得,極為重要。

  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收入渠道不斷拓寬,農民分享到經濟快速發展成果。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去年的6977元,8年裏年均實際增長8.6%。在農民收入來源中,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加,工資性收入成為重要來源和支柱,政策轉移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明顯增加。農民消費水平、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從溫飽走向富裕。

  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産方式發生了階段性變化。十年來我國農業設施裝備條件、良種良法推廣應用、生産經營管理等方面都有長足進步。現在,主要糧食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單産提高對糧食增産的貢獻率超過80%。201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5%,比五年前提高5.5個百分點,科技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支撐。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54.8%,比2006年提高16.8個百分點,標誌著我國農業生産方式實現了由千百年來以人力畜力為主向以機械作業為主的重大轉變。

  農業和糧食生産的好形勢來之不易,主要得益於“政策好、科技強、工作實、市場旺”,最根本的還是中央政策好。十八大報告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專題闡述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進一步發展了黨關於“三農”工作的指導思想與政策理念,必將引領農業農村發展開創嶄新局面。

  報告強調“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體現了我們黨對國情的深刻把握和對“三農”工作的科學定位。我國仍然是一個具有13億人口、農民實際仍佔大多數、城鄉發展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解決好“三農”問題任重道遠,必須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貫徹于現代化建設始終。

  報告提出“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是對解決“三農”問題路徑的頂層設計,也是我們黨關於建立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科學思考。為此,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把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才能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未來5到10年,是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國農業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價格的階段。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全力以赴把現代農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穩産增産,千方百計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加,就一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熱詞:

  • 三農
  • 富農政策
  • 人民論壇
  •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 農業機械化水平
  • 重中之重
  • 黃金期
  • 現代農業建設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