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開盛:國人讀書少原因何在?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6日 1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最近,中國人讀書少的問題又被媒體提了出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文章,重提針對全國國民的閱讀調查: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僅4.35本,這個數字在2010年是4.25本,2009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有關2011年韓國人均讀書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猶太人64本的數據,該報道並未予以直接證實。但研究者稱,從全球橫向比較來看,中國人的讀書量確實偏低。

  為什麼如此?有人可能首先想到:是不是互聯網衝擊的後果?因為4.35本指的是傳統紙質圖書,是不是多數都讀電子書去了呢?不能否認互聯網這一因素的影響,但是,國外的互聯網水平並不比我們低,為何其傳統圖書的閱讀量仍會遠高於我們?更何況,調查指出,75.3%的18~70歲國民仍然更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可見互聯網的因素影響有限。

  有人可能會提到,是不是圖書價格太高,導致許多人買不起、讀不起?這也是一部分原因。不過,大量的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為人們提供了免費閱讀,只要真心想讀書的話,沒錢買書並不是一個大的障礙。

  我覺得,國人之所以讀書少,關鍵是讀書的興趣不高、動力不足。前述閱讀調查的一個數據很能説明問題,即對於個人總體閱讀情況,有21.2%的國民表示滿意,有20.9%的國民表示不滿意,另有57.9%的國民表示一般。也就是説,有過半數的國人並不覺得人均讀書4.35本有什麼不妥。

  之所以如此,是實用主義心理在作怪。書籍的作用,一在於傳播知識、學習知識,二在於提高修養、陶冶情操,三在於交流思想、反思社會。而在實用主義心理之下,能夠驅動中國人去讀書的,可能主要還是第一點,即通過讀書去獲得知識,更通俗地講,就是獲得文憑或某種職業資格,從而為自己的工作與發展謀得一個進身之階。

  對此,作為大學老師的我有切身感受。很多學生認真讀的多數是考研、考證的書。去逛校園裏的書店,你會發現此類書佔了半壁江山還不止。中國作家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人期待由此帶動文學類讀物閱讀量的增長。對此,不能期望過高。於出版社而言,這是一個淘金的機會;對於多數讀者來説,對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的好奇心,可能要遠遠高於對文學本身的興趣。

  近來,“知識無用論”、“讀書無用論”的再度抬頭,也再次表明國人的這種實用主義心態。因為這裡討論的有沒有用,直接與個體的前途和需要相關,至於修身養性或者憂國憂民,根本就不是多數人讀書的目的。

  既然讀書的三大動力天生就少了兩個,讀書難熱也就毫不奇怪了。當然,這種“先天缺陷”也不能全怪國人自己。至少,通過閱讀來反思社會、推動進步,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和鼓勵。這種氛圍下,思想類書籍的貧乏,無疑又構成一種惡性循環,進一步減弱了中國人對閱讀的興趣。

  可見,要真正讓讀書熱起來,一方面當然有賴於中國人自己提高認識。儘管實用理性並非全無是處,但我們也需要一種超越狹隘個體利益與考慮的價值關懷,去在閱讀中品味人性、人生與社會。另一方面,從政府到社會各個層面,也應該提供更多的思想空間與自由空氣,讓人們能夠無所顧忌地閱讀,並且提供有真正價值的精神食糧。

熱詞:

  • 閱讀
  • 人民日報
  • 先天缺陷
  • 諾貝爾文學獎
  • 2008年
  • 2009年
  • 進身之階
  • 考研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