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汪世軍:公積金入股市靠譜嗎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6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撰文稱,個別省份已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協議,對養老金進行多元化投資運營;證監會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研究改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證監會已經委託一些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進行住房公積金投資A股市場方案的研究工作。”此消息一齣,在網上立刻吸引了眾多人的圍觀和討論。

  住房公積金投資A股市場,目的是什麼呢?報道稱,“做好長期資金的銜接和服務工作是證監會今年十項核心工作之一。長期以來,我國的資本市場仍是散戶為主,機構投資者比例不高,這種格局給市場的改革和監管帶來諸多困難。在更深的層次,發展機構投資者的關鍵是引入更多的長期資金。”由此可以看出,證監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股市“引入更多的長期資金”,地方社保資金和住房公積金因此成為證監會眼中“最理想的長期資金來源”。

  讓我們先看看股市現狀。在市場領域,上證綜指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一直跌到現在的2000點,上千萬散戶股民損失纍纍,深套其中,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期資金”,即便是為中國股市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和犧牲,可憐的散戶們仍被認為“給市場的改革和監管帶來諸多困難”,真可謂“躺著也中槍”。至於上市公司領域,先有違背市場定價機制的“三高發行”,後有巨量限售股的解禁拋售,上市公司高管們為了能儘早套現,寧願紛紛辭去薪水豐厚的高管職務,這種奇怪的現象恐怕只有在中國股市才能大行其道,而這些似乎都要拜某些制度所賜。機構領域也是如此,基金“黑幕”的不斷曝光,“老鼠倉”的不斷涌現,保薦機構的利益輸送,無不在考驗監管者的智慧和能力,拷問監管者的良心和道義。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證監會似乎更應該把監管工作做好。要知道,不管是什麼性質的資金,都是希望保值增值的,沒人願意拿著真金白銀去填坑。一個市場如果真的有投資價值,不用你去請,人家也會來;如果這個市場變成一個沒有投資價值的萬人坑,即便你怎麼忽悠,人家也不會來。(汪世軍)

熱詞:

  • 住房公積金
  • 上證綜指
  • 社保基金理事會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