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高榮偉:金蘭灣中的美俄因素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3日 10: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環顧全球,很少有這樣的一個港口,能夠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裏,先後成為美俄等大國的軍事基地——它曾雲集沙俄時代的上百艘戰艦;它曾被美軍建設為“亞洲最豪華的海軍要塞”;它也曾是前蘇聯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它就是金蘭灣。

  一、極具戰略價值的金蘭灣

  金蘭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港口,為什麼它的作用這麼重要,引來世界大國紛紛逐鹿,這背後又暗含著哪些博弈?

  金蘭灣港位於越南慶和省東南部,距離南沙群島約600公里,該港入口狹窄,地勢險要,便於防禦,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金蘭灣扼南海咽喉,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通道,距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航線只有1小時航程,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還可以對印度洋北部地區、波斯灣、東海和南海進行電子監控。這裡可停泊航空母艦及成百艘艦艇,被稱為亞洲第一軍港。整個金蘭灣被高約400米的山嶺所環繞,地勢險要,制高點極易佈防,便於防禦,可以部署防空導彈和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群。萬噸輪可自由進出,可同時停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船約40艘或4萬噸以下的艦船100余艘,而且其入口狹窄,港灣深入內陸17公里,極具軍事價值。

  一個多世紀來,多個軍事大國輪番將金蘭灣視為至寶。作為越南的一個重要的天然港口,金蘭灣歷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1905年,日俄大海戰,沙俄上百艘戰艦曾雲集於此。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落入日本手中,成為其侵略東南亞的基地。1945年到1954年,法國進駐。1965到1967年越戰期間,美國斥鉅資,將金蘭灣擴建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巨大陸海空聯合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越南戰爭結束,美國人被迫撤出。在1975年越南實現統一之前,先後有俄、法、日、美等國使用過金蘭灣基地。

  1979年,蘇聯同越南簽署了25年的免費租用協議,成為金蘭灣的新主人。蘇軍後將其建設為該國在海外最大基地。蘇聯解體後,俄繼承該基地。2000年9月,俄羅斯勾銷了越對俄110億美元債務中的85%,但越南繼續要求俄每年繳付4億美元的金蘭灣租金。按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根本無力承擔,於是只好放棄,俄軍于2002年提前撤離金蘭灣,基地由越軍接管至今。

  從現實來看,世界重要軍事集團,尤其是美、俄具有濃厚的金蘭灣情結,對金蘭灣各懷心思。基於金蘭灣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它再次成為美俄爭奪的戰略要點。在南海問題風雲際會之時,越南的一系列舉動,讓這一地區的情勢變得更加複雜。

  二、美國對金蘭灣的情結不減當年

  自俄軍2002年撤離以來,已在大國風雲中沉寂了10年之久的金蘭灣,不久前再次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焦點。首先是美國對金蘭灣心儀已久,早就盯上金蘭灣。美國近些年來之所以對越南“不計前嫌”,下足功夫拉攏,很重要原因就是旨在重返金蘭灣。

  冷戰之後,美國一直在打金蘭灣的主意。其間,美國不斷向越南提出租用金蘭灣的要求,特別是1992年美軍撤出在東南亞地區的最後堡壘———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後,更是急迫重返金蘭灣。但是攝于周邊國家反對的聲音,不得不放棄。

  金蘭灣所在的位置比美國在橫須賀等一些港口的位置都更接近於南海的熱點位置,它比新加坡樟宜、韓國釜山等基地都更靠近南海“熱點區域”,可以説是掐住了南海的喉嚨,且是扼守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最關鍵戰略要道。因此,在美國高調重返亞洲之際,美國對於金蘭灣表現得比其他許多國家更加積極。

  美軍欲駐軍金蘭灣的傳言不絕於耳。1994年,美太平洋艦隊司令理查馬克就曾向越方提出在金蘭灣重開軍事基地的問題;2002年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布萊爾正式向越南提出使用金蘭灣海軍基地的請求,且租金是每年1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上臺後,美國在宣佈“重返亞太”的同時,多次高調宣示“重返東南亞”,並積極介入南海事務。

  今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對越南展開為期兩天的高調訪問。6月3日,帕內塔考察了越南金蘭灣的前美軍基地,成為1975年越戰結束後訪問金蘭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在與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帕內塔就表示,金蘭灣是一個重要的港灣,如果越南有意改善金蘭灣地區且需要幫助,美國願意提供。美國海軍未來有意再次赴金蘭灣做定期訪問。帕內塔強調説,他越南之行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兩國和兩軍之間的互信。美越應該繼續發展各領域的雙邊關係,特別是在國防和安全合作方面。

  據稱,越南已經同意在金蘭灣為美軍非戰鬥海軍戰艦提供服務。

  帕內塔的訪問同樣引起了大量關注。美國著名網絡報紙《赫芬頓郵報》一篇名為“帝國回歸”的文章評價説,2003年,美國海軍船艦訪問越南;去年11月,美越舉行聯合軍演。帕內塔此訪可謂高潮,表明美越軍事關係進一步深化。越南甚至要求美國解除對越南出口致命武器的禁令。

  種種跡象表明,越南與美國合作的決心已定。從美國的角度,重返金蘭灣,重返越南,不僅能加強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還能達到在軍事上牽制中國的目的。有軍事專家直言,美國佈局越南,矛頭直指南海和台灣海峽。

  三、重振大洋雄風的俄羅斯渴望重返金蘭灣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做重返金蘭灣的準備。普京上臺後,隨著國力加強,俄羅斯開始將海空戰略觸角外伸。

  普京曾直言,如果放棄海軍建設,俄羅斯將在國際舞臺上失去發言權。而重返金蘭灣,便是俄重振大洋雄風的決心,也是恢復遠洋海軍昔日戰略威懾力量的關鍵一步。

  2010年10月6日,俄羅斯海軍參謀部“突然”表示,俄羅斯海軍方面已完成了有關恢復金蘭灣海軍基地工作的資料論證。如果可能,3年內可以重新啟用越南金蘭灣的海軍基地。俄羅斯《獨立報》援引海軍消息來源的話説,俄羅斯這次會以租賃的形式返回金蘭灣。租賃期將至少達25年,而且租賃期滿後可延長。

  從2012年7月26日開始,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開始對俄羅斯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張晉創的訪問並不引人注目,但他提到的一個地點,吸引了國際輿論的目光——金蘭灣。在接受俄媒體採訪時,張晉創表示,越南未來將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雖然張晉創強調,越南無意與任何國家合作將金蘭灣用於軍事目的,但這位越南國家元首在俄軍撤離金蘭灣10週年之際做出此表態,立即引發諸多猜測。

  也許並非偶然的是,7月26日,俄海軍總司令奇爾科夫稱,俄羅斯正著手在俄羅斯領土以外的地方部署軍事基地。同時,他又説,“我們正商議在古巴、塞舌爾及越南領土上建立海上維修中心。”

  7月27日,俄總統普京宣佈,俄羅斯將向越南提供約100億美元貸款,其中約80億美元用於在越南建設核電站。作為回報,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隨即表示,越方將允許俄羅斯在越南金蘭灣港設一處船舶維修基地。越南與俄羅斯一拍即合。

  越南金蘭灣緊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普京慷慨解囊,用鉅資換取越南允許俄羅斯進入金蘭灣港,目的很明顯,就是意在阻止美國控制金蘭灣,從而尋求恢復前蘇聯遠洋海軍的戰略威懾力量。

  俄越在金蘭灣議題上的合作拉開美俄爭奪越南金蘭灣戰幕。第一個回合,似乎俄羅斯佔據上風,但並不意味著已將美國踢出局。

  有一種觀點認為,對於越南來説,金蘭灣本身的意義並不重大,金蘭灣的意義在於被大國艦隊進駐。所以,越南把一隻眼睛緊盯美國,另一隻眼睛緊盯俄羅斯,利用金蘭灣的戰略價值,待價而沽,雙方都不得罪,討價還價,把金蘭灣當作博弈美國與俄羅斯的籌碼。從一個方面看,這種判斷或許是對的。

  四、引入國際因素,是越南抗衡中國的一個手段

  但從另一方面看,金蘭灣對越南也十分重要,它對南海任何島礁的控制力,高於中國現有的任何一個海軍基地。因而越南勢必將其打造成為與中國爭奪南海、從而控制南海的重要軍事基地。

  越南引入外部力量,就是要使中國南海問題進一步複雜化、國際化。越南外交部多次表示,不會對外出租金蘭灣用做軍港,聲稱“越南多次強調不會與外國合作使用金蘭灣用於軍事目的,而將開發金蘭灣地區的潛力,服務於建設和保衛國家的事業”。越南釋出開放金蘭灣信息,被人解讀為“目的是引入‘國際因素'抗衡中國”。越南實際上已把金蘭灣當作與美、俄,甚至與中國博弈的籌碼。

  在中國南海周邊,越南的動作最大,野心最大,其軍事解決南海問題的步伐從未停止。但是,越南實力有限,它希望把金蘭灣作為一個賣點,拉攏大國,對抗中國,從軍事上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

  越南的意圖迎合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利益。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評論稱,與越南的安全合作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奧巴馬政權“制衡”中國的策略之一。

  對於俄羅斯,有觀察人士指出,隨著敘利亞局勢愈加緊張,俄羅斯可能失去其在前蘇聯地區以外的唯一一處軍事基地。在東南亞地區,俄羅斯也希望擴大影響力,而不是作為中國的助手和夥伴。分析人士認為,越南在金蘭灣問題上的系列動作,只是其企圖在南海之爭中向中國施壓策略的一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金蘭灣,無疑能成為越南手中“對華施壓”的一張牌。

  美俄逐鹿金蘭灣,鹿死誰手,將有一場好戲看!根據俄越傳統的合作關係,以及美越的歷史糾葛,美俄在爭奪金蘭灣的博弈中,俄方的贏算應該更大。當然,不管美俄誰能勝出,對中國都極為不利,尤其是美國若進入金蘭灣,就等於扼住了南海的咽喉,對中國的威脅將加大。

  如此,南海問題可能變得更加複雜,而這正是越南所要達到的一個目的,也是越南在南海之爭中試圖“對抗”中國的一個主要手段。

熱詞:

  • 聯合軍演
  • 熱點區域
  • 國家利益
  • 俄羅斯海軍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