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睿鶇:異地高考準入該有條底線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7日 1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2年9月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異地高考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對於異地高考準入條件,首先家長要符合條件,學生還要符合條件。還有一個是城市條件,這個城市發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需不需要這個群體,我這個城市能發展到多大規模,不是説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據他的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根據這三個條件,各地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國際在線》9月6日)

  異地高考準入條件,一直是社會各界尤其是進城務工群體關注的問題。如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這個問題,向社會公佈了比較詳細的説明,這不僅讓多年來呼籲異地高考的隨遷子女家長看到了曙光,也反映國家對破解這項公共政策傾注了大量心血。

  公佈異地高考準入條件亮點在於:一是家長、學生與城市三個條件,比較客觀實在,符合社會各方期待;二是因此制宜,讓各地提出自行解決辦法,有利於異地高考的實施。如果各地政府能領會到袁部長的講話精神,真正看到輿論對教育公平的期待,就能制定出切實可行,且符合民意的異地高考實施方案。

  當然,筆者覺得,三個異地高考準入條件説法,還有值得商榷與探討之處。比如,三個條件實質性內容有限,規定的相當模糊,特別是基本上把決定權交給了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能否制定出公平的、符合民意的實施方案,恐怕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異地高考之所以多年來未見動靜,就在於它與地方利益存在衝突。比如最近發生的校車難以上牌照問題,也是把政策的制定權交給了地方,因此,才導致了慢騰騰。

  前一段公佈的《意見》明確提出,各地“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産業結構佈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根據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設置條件,這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可設條件的項目。再結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全面解讀,倘若地方政府讓進城務工人員拿出購房合同、繳稅年限、社保年限以及連續上學年限,可以預見的是,到頭來有多少考生,能夠參加異地高考呢?

  所以,在解決異地高考這個問題上,國家不應把權限全部交給地方,尤其在準入條件上,應劃條底線,比如,連續上學不超過三年、社保不超過四年等,不準設置其他任何附加條件,比如購房限制等。當然,在推行這項公共政策過程中,依據流入生源大省考生的報考總人數,教育部可增加相應比例的高考招生名額,公平公正地分配到重點高校和普通院校招生計劃中去,讓在高考錄取比例上,與推行“異地高考”前大致相近,這不僅讓外來考生不會擠佔當地學生上大學的名額,也能給這項公共政策的全面推行減少阻力。

熱詞:

  • 高考招生
  • 高考錄取
  • 教育公平
  • 準入條件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