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方翔:從“王剛砸文物”説到專家素養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2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兩天,“王剛砸文物”成為網絡熱門詞。有專家稱“王剛砸的不是贗品,而是文物”。王剛究竟砸的是不是文物,我們並沒有發言權,但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是藝術品鑒定市場成為“磚家”的天下。

       今年5月,首都博物館展出一場名為《“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的展覽。由首博提供40余件(套)瓷器真品,與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組從被砸掉的300多件“贗品”瓷器中選出的30余件,放置一處對比展出。然而,近日卻有專家稱,“砸掉的‘贗品’不少是真品,並且不乏珍品”,有的專家甚至認為,“‘贗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是珍品”。對此,北京電視臺斷然稱“絕不可能”。

       由於目前國內對於文物鑒定專家並沒有強制的認證標準,於是乎,只要能夠在權威的渠道發出聲音,就有可能被認為是專家。就像前一階段,在業界普遍否定“明永樂青花熱水瓶”的時候,還有所謂的專家認為“明代熱水瓶”有存在的可能性。為何就連普通收藏者都能看出的贗品,這些“專家”還要給出相反的意見呢?關鍵還是希望通過這種“奇談怪論”來博得市場的眼球,使自己在鑒定市場具有話語權。這種“敲板磚”做法,讓許多專家成了“磚家”。

       現在的藝術品鑒定市場就像一場沒有裁判員執法的足球賽,一些鑒定專家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因而現在的市場上存在著這樣一種怪相:專家們往往會對一件東西各説其詞,然而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鑒定標準,也沒有權威的人或者機構對他們的話語進行約束。

       文物鑒定本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但是目前一些電視節目卻借著全民收藏的熱潮,推出了一系列鑒寶類欄目。對於製作方來説,砸的是不是贗品並不重要,收益率高不高才是他們所關心的。也有些鑒寶類欄目往往給一些藝術品高估價。就像近期一檔非常有名的鑒寶類欄目,其中一幅曾經在去年拍賣會以92萬元成交的名家書畫,提供者説他是2008年花八萬元加一個和田玉挂件所得,而鑒寶專家給出的估價高到160萬元以上。這種既滿足了鑒定者,也娛樂了觀眾的做法,也是目前鑒寶類欄目的一種現象。

       火了市場,忙了專家,這似乎是個不變的道理。文物進入了市場,就具有了商品的屬性,同任何商品一樣,都需要在認定其價值之後才好給它定價格。然而,同任何其他商品都不一樣的則是,文物市場上的東西價值有多少,並不存在一個明確的標準能用來衡量。鑒定無方、鑒定不準確是亂象叢生的主要原因。雖然故宮博物館明確專家不能進行商業類鑒定活動,但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為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服務卻是值得管理層思考的。英國大英博物館,就設有一個博物館接待日,提供免費給藏家鑒定藏品的服務;台北故宮也有免費的鑒定服務。權威的博物館和鑒定機構在關上“後門”的時候,是否可以打開大門,在禁止專家亂開證書亂鑒定的同時,把鑒定資源向全社會開放,接受預約和諮詢,為社會開展鑒定服務,讓“磚家”無容身之地。

熱詞:

  • 王剛
  • 砸文物
  • 專家
  • 收藏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