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燕農:隱性福利氾濫逼迫分配改革提速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5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公務員、國家企事業單位的“隱性福利”,近年來屢屢引起公眾廣泛質疑——如位於北京鬧市區、僅為市場價1/8的央企福利房,每月倒給500元話費的內部手機號,每年獲財政補貼數千萬元的機關幼兒園等。最新的例子是,去年中科院以項目名義給在編職工發放近億元福利。在某些壟斷行業內,具有鮮明單位特色的福利五花八門。(《中國經濟週刊》8月14日)

  隨著2010年我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元、去年首超10萬億元,社會上關於提高全民福利待遇的呼聲日漸增強,但福利水平並不由一國財政收入總量來決定,而與人均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密切相關。人均方面,我們排名世界100位之後,所以去年《人民日報》刊文指出:高福利離我們還很遠。其實,某些行業內或許已實現高福利,只是離普通民眾還很遠,所以收入差距被進一步擴大。

  不用糾結于有單位春節給員工發過幾張內存1000元的購物卡;也無須糾纏于有單位已從實物福利配給,延伸到為職工提供高額旅遊福利和“圖書費”;甚至都不用計較有單位給每位員工配1台臺式電腦、兩台筆記本,或者單位舉辦年會,每人抽獎都能抽到一部iPhone4,因為如此名目繁多的隱性福利,與“福利房”比起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以某央企在北京鬧市區為本單位職工蓋的福利房為例,價格為5000元/平方米,轉手賣掉一套即可賺幾百萬元,即便賣“房號”也能凈掙100萬元!

  資料顯示,我國收入最高的10%群體和收入最低的10%群體的收入差距,從1988年的7.3倍已上升到23倍;社會貧富差距由改革開放初期的4.5:1,擴大到目前的近13:1,石油、電力、金融等行業收入一般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倍以上。在社會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因素中,既有初次分配(勞動者工薪)和二次分配(稅收)等方面的問題,現在看來也與隱性福利存在相當關聯。

  能夠提供可觀“隱性福利”的幾乎都是體制內單位,尤以壟斷企業的高薪酬、高福利為甚。對掌握政策資源的政府部門和享受政策資源的事業單位而言,“隱性福利”擴張一方面是因為權力沒有受到嚴格約束,另一方面是財政預算與支出沒有得到有效監督。而壟斷企業的“隱性福利”,一方面是由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另一方面是國企上繳中央財政的力度太小,全民共享機制缺位使得國企自身獨自支配利益。

  所以,遏制“隱性福利”氾濫,既要從制度層面完善約束機制,譬如預算監督和國企利潤全民共享;也要避免權力的集體謀私或者尋租放任;更需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據曾參與發改委討論會議的人士透露,討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縮小收入差距、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和有效控制灰色收入等方面,在年底公佈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涉及”。“隱性福利”氾濫,對收入分配改革已經形成倒逼之勢,唯有縮小貧富差距,增量普惠式的社會福利,才能涵養內生性的內需訴求,為新一輪高質量的經濟增長週期打下基礎。

熱詞:

  • 福利水平
  • 隱性福利
  • 提速
  • 福利房
  • 房號
  • 人民日報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