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永:奧運政治,仍是西強我弱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倫敦奧運會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中,中國隊因為“莫須有”的違規,金牌變成了銀牌,申訴被拒後還被追罰200瑞郎。而與此同時,英國自行車隊卻通過故意“假摔”獲重賽機會,最終奪取金牌。

  自行車賽場上的這兩件事,不由讓人想起幾天前中國羽毛球女子雙打選手因“消極比賽”,被驅逐出賽場。一個是利用規則做到最好,符合體育精神;另一個則因為違背奧運精神,必須受到懲罰。奧委會對於看似相似的兩件事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應對方式,讓中國輿論譁然並十分不解。

  中國和歐美擅長的運動項目以及各自運動員受到不同待遇,並非是本屆奧運會上的一個偶然事件。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菲爾普斯憑一己之力拿下8枚金牌,中外媒體一片讚揚,把他視為美國和奧運會的英雄。而從1999年起,國際乒聯一直打著促進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的旗號,從規則到器材再到打法,一次次的改動,每次都旗幟鮮明地針對中國。如果為了乒乓球運動的健康發展,可以修改比賽規則,限制參賽人數,那麼是否有必要限制游泳運動員的參賽次數,以防止金牌過於集中呢?

  眾所週知,制度決定行為。這好比賽馬,“比快”很容易,但“比慢”很難。其實解決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換馬”。換馬之後,雙方都會全力騎馬,只有騎著對方的馬取勝,才會讓自己的馬在“比慢”中獲勝。這就是規則的力量。奧委會應該反思的是自己制定的不合理賽制和愚蠢規則,而不是動輒懲罰運動員。體育需要講規則,講理性,但不意味著要犧牲選手來成就規則。

  “歷史告訴我們,奧林匹克運動中始終存在著政治,不可能沒有政治!”正如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所説,奧運會無法與政治斬斷千絲萬縷的聯絡。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在西方起源,歐美強國對奧運規則的制定和解釋擁有主要話語權。歐美佔有優勢的項目,獎牌設置也多。歐美不佔優勢的項目很多都消失在奧運會賽場上。

  腐敗、環境污染、食品安全……中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但中國由貧窮落後到逐漸富強繁榮,刺疼了某些西方國家、某些西方人士的眼球。一開始,傲慢讓西方忽視中國的崛起,而一旦他們真實感受到中國的崛起,首先就會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接踵而至的就是惶恐不安,想辦法找茬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唯有“放棄幻想,積極行動”才是正道。對於批評,我們當然要冷靜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此同時,我們更需要勇敢面對“貼標簽式”的狹隘思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回擊惡意中傷,直面質疑,反戈一擊,要敢於對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則説“不”,並且敢於用實力證明自己。

▲(作者是品牌中國産業聯盟秘書長)

熱詞:

  • 政治
  • 金牌
  • 女子雙打
  • 奧運精神
  • 消極比賽
  • 假摔
  • 中國隊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