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嚴輝文:贏得金牌不一定就贏得世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09: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第30屆夏季奧運會正在倫敦精彩開演,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同期通過題客網和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1個省(區、市)583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8%的受訪者在持續關注倫敦奧運會。而金牌崇拜正在淡化,相比金牌數,78%的公眾更重視中國奧運健兒賽出風範,國人最期待看到中國運動員勝不驕敗不餒、贏得漂亮和敢於競爭。(《中國青年報》7月31日)

       在奧運這場體育盛會中,金牌無疑是最激勵人的目標,套用一句名言:不想拿金牌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這麼説,似不為過。因此,長久以來,我們都為金牌情結而癡迷、苦惱、興奮、失落。一度,金牌就是造星追星的符號,是體育政績的興奮劑,是全民狂歡的理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綜合國力的象徵,是民族自信心的標誌,是體育運動的最高境界。也因此,有關方面為了奧運會上第一枚金牌的頭彩,為了金牌世界第一的目標,為了旗手人選的確定,可謂絞盡腦汁,付出了頗多心血。

       於是,我們有了金牌至上的舉國體制,我們的競技體育、商業體育與大眾體育之間彼此懸隔。往往是最缺少群眾基礎的項目(如射擊),我們卻得了最多的金牌;而一個自行車大國,卻在自行車項目上墊底。原來,我們曾經如此癡迷的奧運金牌,根本就不能完整代表我們體育事業的全部。

       金牌慾望難免催生扭曲的體育價值觀,“成者為王敗者寇”便是。於是,得了銀牌不能高興,吳景彪脫口而出的話竟是“對不起國家”;周俊在舉重臺上失手,一些媒體一度乾脆以“恥辱”來評價,全然忘記對運動員應有的尊重和“重在參與”的意義;孫楊力克勁敵樸泰桓,媒體把全然失真的狹隘話語當成其獲獎感言;寶貴的鏡頭只聚焦冠軍運動員,對於銀牌、銅牌得主不屑一顧;在比賽進行時,地方官員、媒體將運動員的老父老母請到縣城賓館觀戰,而當該運動員未獲金牌之後,官員、記者又一哄而散,無人理會人家失落的父母。

       贏得金牌之後,幾乎就贏得了全世界,相應榮譽、獎房獎錢、官帽許諾、商業贊助、廣告代言等都一哄而上。一些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影響金牌運動員的正常生活和訓練,甚至於不惜為現役運動員建雕塑、命名場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一些虛幻且不切實際的榮譽,反過來卻可能影響運動員的健康成長。金牌得主被人譏為運動機器人,而在輝煌的金牌陰影下失利的運動員,則除了曾經擅長的項目外,缺乏起碼的文化基礎和謀生本領,搓澡的、賣藝的、出走的,不乏其人。

       奧運是一個融入世界的舞臺,既是展示和挑戰的場所,更是向世界文明學習的良機。比這屆倫敦奧運會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的全面進步更寶貴的,是民眾體育價值觀的全面進步。比起金牌數,78%的公眾更重視中國奧運健兒賽出風範,這就是明證。顯然,不少民眾比運動員、比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更清醒地看到了體育真正的價值與魅力,更清醒地看到了體育與金牌、體育與明星、體育與政治、體育與人本身、體育與民族國家的關聯和邊界。運動員將逐漸被還原為有血有肉的人,金牌只是運動天賦和競技水平的標尺之一,民眾對獲取金牌的體育賽事固然喜聞樂見,但又能超越金牌之爭。筆者希望我們的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在展示運動天賦和大國公民的風度與自信的同時,更多地睜眼看世界,吸取世界文明的更多能量。

熱詞:

  • 第30屆夏季奧運會
  • 倫敦
  • 金牌
  • 運動員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