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唐偉:參與電視招聘的企業為何“賴賬”?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職場招聘節目中應聘成功,辭職報到卻遭遇公司設置的重重關卡,並最終被告知不能錄用。一怒之下,郭先生以應聘公司違約為由提起訴訟,要求支付誤工費4080元、交通費500元,以及因對合理信賴而致使喪失其他締約機會的機會損失51000元。(8月1日《北京晨報》)

  職場招聘節目時下很火,很多企業也積極參與其間,一是可以借此給公司打一打免費廣告,宣傳一下企業業務,提升一下企業的形象;二是借此可以找到一些理想中的人才,或者把一些具有創意的項目納入自己的視野。對電視臺來説,參與的企業越多越有名氣,成功率越高,那麼收視率也會得到保障。對於求職者來説,若能據此獲得成功,也可以算是“一步登天”,在職場之上有了一個更高更好的平臺。從這一點來説,良性運作的電視職場招聘節目,確實可以達到多贏的效果。

  不過,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換言之,企業在節目中作出的一切承諾,都視為跟求職者簽定了一份口頭合同。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這種承諾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此外,無論從職業道德還是社會公道上講,企業的承諾都應當得到執行,即便因為某種因素不能兌現,也應當給予對方必要的補償。

  人無信不立,企業同樣如此。企業可以借電視招聘節目宣傳,甚至炒作,但必須遵守“一諾千金”的底線,不能靠欺騙來賺取人氣,這不僅是對求職者的權益的傷害,更是對公眾信任的一種污辱。假若連當眾的承諾都不能兌現,企業的品質和社會責任就值得懷疑。作為社會細胞,以及市場主體,企業的信譽度應當比生命還重要。很顯然,企業連電視招聘都可以賴賬,連公開承諾都可以拿來作秀和炒作,那麼其它作假行為就很容易發生。沒有基本的道德底線,沒有起碼的規則敬畏,這樣的企業就應當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懲戒。

  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企業信譽的一些現狀,以及電視節目的可信度。假若連電視臺這樣的公共平臺,都無以促成企業自律,如果承諾本身就是一種謊言,那什麼還可以當真?電視招聘賴賬,其間沒有贏家。看似高明的盤算,最終可能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熱詞:

  • 招聘
  • 合理信賴
  • 企業業務
  • 電視節目
  • 北京晨報
  • 合同法
  • 求職者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