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火星探測水平美國遙遙領先 中印有望成後起之秀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好奇號”在火星的成功著陸,人類的深空探測事業也由此揭開新的篇章。目前,在這場全世界參加的“太空奧運會”大賽中,各國的水平和差距如何?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美歐俄日印中可按研發成果和水平分為三個方陣:美國是第一方陣。歐洲、日本、俄羅斯屬於第二方陣,中國和印度屬於第三方陣。”他表示,相比之下,中國的深空探測事業只是處於起步階段,和美國在火星探測上的水平還相差40多年。

  火星探測水平美國遙遙領先

  美國探索火星的歷程早在1964年就已經開始,到目前為止已有近50年。昨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新聞發佈會驕傲地宣佈:“今天地球創造了登陸火星的歷史,我們將目前最複雜的探測器送上火星,目前如果有任何人質疑美國的太空領導權,(反駁的)證據已經出現在火星上了。”

  “的確,在火星探測上,美國明顯是遙遙領先”,王思潮介紹,這場“太空奧運會”的競賽可按各國的研發成果和水平分為金銀銅牌三大方陣,“火星探測的主要金牌和成果都是美國取得。NASA在1964年成功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並在1965年成功傳回21張照片,加上此後的‘海盜'號,到目前的‘好奇'號,美國取得了很多的成功——迄今為止美國發射的十多個火星探測器中,其中7個成功登陸火星(包括‘好奇'號),他們的技術在世界航天領域上都是絕對領先的”。

  王思潮説,第二方陣要屬歐洲空間局。“歐空局主要是以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聯合的研發力量。他們花3億5千萬美元製造的‘火星快車'無人探測器在2003年升空,並環繞火星運轉。2004年火星快車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分佈不均勻的微量甲烷,為火星或存生命提供新證據,2005年又檢測到微量甲醛。所以歐空局也是在火星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另外,王思潮説,日本和俄羅斯在深空探測上的成就也能列入第二方陣。“日本雖然沒有實現火星探測計劃,但在深空探測上還是有一定成就的。”2010年,在外太空“流浪”7年的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結束了7年50億公里的太空之旅。這是人類的探測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體。“而俄羅斯過去也曾取得過小的成功,雖然失敗的較多,去年的‘火衛-土壤'號在沒有離開地球的引力範圍就已經失敗了。”

  中印有望成後起之秀

  與美俄歐相比,中國和印度等國正在成為後起之秀。王思潮説,中國目前也在努力搞深空探測,去年就想借俄羅斯探測器的順風車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送上火星。然而,在同運載火箭分離後,該探測器因其主發動機未能啟動而無法實現變軌,隨後仍滯留在近地軌道。雖然該項目失敗,但也是中國與太空探索大國進行火星探測的重要一步。

  “中國在深空探測方面近幾年會有新動作。‘嫦娥二號'探測完月球以後,就已向500萬公里以外太空進行了初步的探測工作,但是還沒有到更遠一點的天體——火星小行星還沒有涉及。我估計中國5年10年內會邁出這一步的。中國的基礎比較好,5到10年內會趕上歐洲空間局和日本的水平。”

  此外,印度計劃2013年啟動火星任務,準備把一個探測器送上火星軌道。對此,王思潮説:“印度和中國的研發水平同屬於第三方陣。印度和中國比,整體還是中國強。印度雖然雄心勃勃,但是成功率不如中國高。”

  王思潮認為,每次的火星探測都是一場需要數十億至上百億美元的 “大型比賽”, “好奇”號探測器的造價就高達25億美元。在如今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如果探測項目不幸出現問題,它有可能成為類似項目的“終結者”。

  “目前,中國和美國火星探測的水平還有估計40多年以上的差距。“火星研發需要雄厚的財力支撐,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均GDP並不高,國情上導致我們應優先發展某些特殊項目。火星探測是個奢侈的事業,中國也要搞,但盡可能少花些錢,搞些有特色的探測項目,花太多錢不值得。”王思潮認為。

  載人火星探測仍是難題

  在過去數十年裏,幾乎每位美國總統都曾誇下海口,要把宇航員送上火星,但這些計劃都不了了之。事實上,從地球到火星的這條路真的阻礙重重。在太空環境中,宇航員要承受輻射危害、心理壓力、失重狀態對肌肉的影響等,連眼球都會發生變形,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怎麼讓他們撐過來回長達三年的火星之旅?即使宇航員能克服這些困難,要攜帶他們在這麼長時間內的食物供給和回程時所需的燃料,那得要多大的飛行器?

  火星探測還需要資金支持,建造一所太空空間站就耗資1000億美元,歷時12年才完成,那麼火星計劃得要多少錢?輿論認為,一個國家很難承受這筆費用。

熱詞:

  • 火星探測計劃
  • 深空探測
  • 火衛
  • 微量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