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伊拉克中央政府與自治區齟齬 外國油企借機淘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伊拉克士兵在油田守護

  文/張代蕾

  伊拉克定於月底舉行第四輪能源開發招標,批准47家石油企業競逐12個油氣田開採權。然而,這些企業中不包括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因為埃克森美孚與伊拉克北部庫爾德自治區(庫區)私自簽訂油氣開採合同,觸怒巴格達中央政府。

  伊拉克中央政府與庫爾德自治區政府多年來就油氣開採和利益分配爭執不下,一些外國油企借機在夾縫中冒險淘金。

  富商風險賭局

  庫區地勢險要,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但這些資源一度被薩達姆政權牢牢掌控,自治區政府無法涉足石油工業,當地數百萬庫爾德人生活基本依賴農牧業和外國援助。

  2002年,美國籌備進軍伊拉克,戰爭一觸即發。時任庫區領導人、後來當選伊拉克總統的塔拉巴尼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從中央政府手中奪回對腳下石油的控制權。對伊拉克庫爾德人而言,這是一個觸及歷史創傷的風險賭局。

  1991年海灣戰爭後,在外國勢力慫恿下,庫爾德人開展大規模反政府武裝活動,一度奪取重要石油産地基爾庫克等城鎮,但隨後遭政府軍血腥鎮壓,大批庫爾德人被殺死,一些人被迫逃往伊朗和土耳其。

  為保護庫爾德人安全,1991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譴責伊拉克當局對庫爾德人的鎮壓。此後,美英法三國軍隊在伊拉克北緯36度線以北設立“安全區”,由三國聯軍負責執行空中巡邏任務。

  鋻於這段歷史,塔拉巴尼等庫區領導人擔心,對石油資源的爭奪可能導致悲劇重演,招來中央政府甚至美國的打壓。另外,庫區也沒有財力發展石油工業,塔拉巴尼為此向土耳其富商賽皮爾發出邀約。

  58歲的賽皮爾自稱生意場上的賭徒,在蘇聯解體之際在東歐各國修建使館,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對他來説,簽不簽這份充滿“黑金”誘惑的合同,也是一場賭局。

  賭徒沒有急於出手,而是等到2003年。薩達姆政府倒臺後,根據新憲法,庫區進入半自治狀態,有自己的總統、總理、外交部、內政部和軍隊。庫區政府認為,自己已經有權開發當地石油資源。

  局勢似乎明朗。賽皮爾繞開伊拉克中央政府,於2004年1月與庫區簽下第一份合同,拿到幾塊油田的開採權。結果令人興奮:首批勘探的10個油井儲量驚人。

  庫區進退兩難

  消息傳開,各國石油企業紛至沓來,先後有四十多家油企與庫區政府簽訂開採協議。

  然而,現實很快令它們進退維谷:伊拉克政府不認可油企與庫區私自簽署的合同,並對相關企業採取懲罰性措施,禁止它們參加伊拉克能源開發招標活動。

  伊拉克政府認為,石油是國家財産,如果每個省份各自為政,將損害國家利益,導致國家分裂。

  為了參與伊拉克其他地區更多油氣田開發,一些油企尤其是大型跨國企業只好放棄庫區。但對於那些沒有後顧之憂的小企業,比如賽皮爾名下新成立的蓋內爾能源公司,中央政府的禁令毫無威懾力,庫區反而成了淘金天堂。

  如今,賽皮爾當年簽下的油田日均産油量超過10萬桶,蓋內爾能源公司已成庫區最大的外國油企,去年在倫敦上市。《福布斯》雜誌估算,賽皮爾身家高達10億美元。

  賽皮爾算是當年賭局的贏家,但對庫區政府來説,賭局勝負尚難斷言。一方面,引入外資開採並出口石油的確極大推動了庫區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庫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爭奪石油資源控制權的角力從未停止:相關石油法案在議會擱置多年,中央政府堅持境內所有石油開採協議均須石油部批准,而庫區依然我行我素。

  2009年6月,庫區開始以每天10萬桶的數量出口當地原油。然而,由於與中央政府紛爭不休,原油出口在幾個月後暫停。

  今年5月,由於對有關費用爭執不下,庫區停止向南部輸送石油。同時,蓋內爾能源公司投資4億美元的輸油管卻已破土動工。按計劃,這條長250公里的管道有望在2年後成為庫區出口石油的“高速路”,把山區裏開採出的原油送往距離土耳其和伊拉克邊界最近的菲什卡布爾泵站,進而出口國外。

  庫區領導人承認,隨着石油經濟發展增速,當地政府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正逐步惡化。在庫區與中央政府管轄交界處的石油重鎮基爾庫克,庫區部隊和中央軍曾多次爆發流血衝突,最後由美軍調停收場。

  國家前景難料

  庫區前政府總理薩利赫認為,以庫區和中央政府對石油的爭奪為鏡,可窺見整個伊拉克戰後重建的大趨勢,前景難言樂觀。

  八年戰爭顛覆了伊拉克原有權力架構,激化了久已有之的民族和教派矛盾,埋下國家分裂的危險。對於石油天然氣收益這一戰後重建資金的重要來源,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等多方勢力均希望爭取更多話語權,國家經濟發展難獲合力。

  庫區的石油資源沒有改善百姓生活,卻填飽了外國石油公司的荷包。外來淘金者成了億萬富豪,絕大多數庫爾德人仍是窮人。

  “對窮人而言,一切都沒有變化。”庫爾德人阿瓦拉説。他25年前出生在一個名叫謝拉的小村莊,那時正是薩達姆鎮壓庫爾德人之時,整個村落的居民幾乎被趕盡殺絕。阿瓦拉的父母給他起了這個名字,在庫爾德語中意為無家可歸。

  阿瓦拉如今在一家外國地質勘探公司當司機,每天報酬24美元。“在城裏,他們全天都能用上電,但在我們這兒,每天只有六七個小時有電。水質很差,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喝,我得了腎病。”

  42歲的村民阿齊茲也在一家外國公司當水泥工,每週工作2天。他説,自己能找到這份工作很幸運,因為報酬比大多數村民的收入略高。“這裡的生活很艱苦,我們看著這些公司涌入,希望能帶來改善。”

  53歲的阿勒瓦什則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他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活30年,有自己的工程公司。伊戰開始後,他離開妻女重返故里,打算為故鄉做點貢獻。

  起初他創立了一家環境保護機構,但公司一年內就有5個工人遭綁架,充滿暴力和腐敗的巴格達讓他瀕臨絕望,幾欲打包走人。後來,時任伊拉克副總理薩利赫告訴他,希望在他援助下創建一所大學。

  “我做了大量調查研究,越來越確信國家的出路在下一代而不是這一代,我開始對建大學這個項目充滿信心。”於是,阿扎姆努力向外國石油公司募集資金,親自監督工程,6年前在庫區第二大城市蘇萊曼尼亞創辦了“伊拉克美國大學”。

  阿扎姆解釋説,校名中的“美國”與捐助者國籍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學校課程設置與美國大學接軌,以方便優秀學生畢業後有機會順利進入美國學府繼續深造。他希望這些優秀聰明的伊拉克學生能在深造後回到故鄉,打造這個苦難國家的未來。

熱詞:

  • 庫區
  • 外國石油公司
  • 外國勢力
  • 伊拉克總統
  • 庫爾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