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3月21日,奧巴馬在新墨西哥視察油氣田時發表演講
石油曾是美國工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助推器,近幾年卻也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景氣以及上漲油價的抑制消費作用,出現了需求下降的長期趨勢。美國正在度過自己的能源需求頂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即將進入難以逆轉的能源需求減緩期。這個轉捩點,就在當下。
石油消費是個世界市場
“油價在美國是個重大的民生問題。汽油對普通美國人的重要性,就相當於電對中國老百姓的必要性一樣,是個必需品。”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刊記者提道。美國不同社會階層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差別遠沒有中國大,“油價在中國影響的是有車一族,是社會的中産階層。但在美國影響整個社會,越是底層,受到的影響越大”。特別是2012年遇到4年一度的總統競選年,這個選民們極為在意的話題,也成為政客們競相許願的議題。
接近4美元一加侖(約3.785升)的油價,到底對普通美國人影響多大?
相當的美國地方政府和私營企業開始推出了每週工作4天的選擇,鼓勵人們減少出門。在波士頓一個談論油價的論壇裏,自稱“被高油價所傷的一族”很願意表達不滿。住在馬薩諸塞州黑弗裏爾市(Haverhill)的珍妮在航空公司工作,最近她和女兒不得不在工作日住到了離機場相對較近的父母家,以節省油錢。“我和丈夫只能週末待在一起兩天,都不像是正常的婚姻生活。”而她比起同事們還算幸運的。“一些同事為了省油錢和其他人換班,連上兩個班或三班倒,間隙時間就在車上睡睡,然後能在家連續休息兩三天,省得每天通勤要開兩三個小時的車。”
上下班必須開車60英里的路易斯 阿斯沃斯或許更有理由惱怒,因為他所居住的得克薩斯州的博蒙特正是100多年前美國現代石油工業的發軔地。如果我們選擇一個角度來觀察高油價給美國社會帶來的衝擊,博蒙特會是十分有趣的切口。長久以來,石油是這個産油重鎮廉價的消費品,高峰時這裡聚集了600多家石油公司。人們不在乎開高耗能的大型車,也不害怕每天遙遠的通勤距離。
石油給當地帶來了長久的繁榮,也使得博蒙特像美國其他城市一樣,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搬離市中心,住進郊區的大別墅。供應不斷的石油、與之相互帶動的汽車業和蓬勃興建的州際公路,曾經是美國夢帶給大家的標準生活寫照。1949年美國汽車平均每加侖油可以行駛13英里左右,到1975年平均每加侖油只能行駛11.9英里左右——因為大家開的車越越來耗油。在這期間,交通運輸部門的石油消費以7.7%的速度增長,成為石油消費最多的部門。如今美國上班族中只有4.7%搭乘公交,而75%的人是駕車上班。
石油帶旺的小城,總會有著相似的傳奇。本刊記者現在能仍查到1901年1月11日的《波士頓每日郵報》,該報充滿驚喜地記載了頭一天博蒙特首個油井開始噴油的每個細節,並宣稱:“我們有了日産10萬桶的能力,以後還將一下子改寫美國的石油産量。”圖片中,高達100英尺的油柱噴向天空,油井整整噴射了8天才給蓋住。這也是得克薩斯州成為全美第一位石油産地的序幕,可以説美國的石油工業由此開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找油熱帶給這裡一種賭博式的繁榮期,産生了不少戲劇性的“油井精英”。石油業的昌盛致使當時僅有1萬人口的博蒙特,在1902至1903年一年之中膨脹到5萬人。
直到今天,得克薩斯州的石油儲量仍然佔到全國的24%,美國煉油廠總數的17.6%,原油煉製能力佔美國的27%。路易斯 阿斯沃斯的家離墨西哥灣開車只需一個小時,當他來到岸邊,能看到從沿岸到海面油井林立,而在他腳底下,有著深達600米至1200米的儲藏戰略石油的巨型鹽穴。隨著在深水區更多油氣資源的發現,墨西哥灣還將在美國的能源份額裏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對路易斯這樣的本地人來説,他們越來越難享受到近在咫尺的能源便利。幾十英里外開採的原油,經過成熟市場機制的演變,在源源不斷灌進他們油箱的同時,也抽走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支。美國曾經領先其他國家,優先享受到了廉價資源,但是這種優先權已經沒有那麼顯而易見。
油價變動是博蒙特地方媒體排在第一位的新聞。2012年3月24日這一週,博蒙特的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加侖3.69美元,比上周又上漲了9美分。這周美國全國的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加侖3.88美元,比上周上漲7美分。按照石油專家的解釋:“得州人最終為之付賬的油泵,可是由全球因素決定的。雖然油田近在咫尺,可是中東局勢、遙遠的印度和中國能源需求的崛起對他們都有影響。按照得州家庭平均使用的汽車油缸14加侖(約為53升)的容量,如果你要裝滿它,這周得付53美元。”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經濟學教授克裏斯托弗 尼特爾的分析,或許正在説出問題的核心:“石油不像天然氣或是電能,美國自己能控制供求變化。”克裏斯托弗 尼特爾做了一個推算,以美國目前石油産量佔全世界産量11%來看,即使美國的産量提升50%——這種提升比在北極鑽探、更多的海岸鑽探和加拿大輸油管線建設所能做的加起來還多——也只能把油價降下10%。“很少有市場是美國不能僅靠意願來控制的,但不幸的是,石油領域確是這樣一個市場。一般美國人很難理解這點,而美國的政客們又總是利用油價問題大做文章。”在世界經濟秩序發生變化的今天,石油消費更加是一個世界市場。
廉價便利的基礎條件
美國消費者幸運的是,在一個油價形成機制完全市場化的國家,至少他們在掏出油錢的時候,比較清楚是在為哪些項目買單。根據美國能源署2011年發佈的信息,消費者每消費一加侖汽油,付出的錢有以下四個去向:稅收、批發營銷、煉油環節和原油。其中原油的成本佔到50%以上。
從統計數據來看,2000~2009年,美國人每消費一加侖汽油,原油成本佔到51%,稅收佔比22%,批發營銷佔比12%,煉油環節佔比15%。而到了2010年,原油成本上升到68%,稅收僅佔比15%。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戴家權向本刊記者解釋道,從一個更大的分類來看,老百姓承擔的終端價格分為兩部分:稅收和石油成本。事實上美國人應該慶倖,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政府是唯一一個對石油推行低稅收政策的國家。每加侖汽油美國聯邦政府收稅18.4美分,每個州的稅收標準不一樣,平均為每加侖汽油22美分。
汽油支出如今在美國家庭支出中排第二位。以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擁有3輛汽車計算,每個月家裏的油錢在1600~1800美元。它的波動無疑會直接影響美國人的心理狀態。
毫無疑問,普通美國人的惱怒源於他們與以前更低的油價對比。如果是個歐洲人或者日本人,早就不敢這樣大肆消費汽油了。美國人的石油消耗量毫無疑問地穩居世界第一,目前美國人均年消耗原油22桶多,是中國的10倍。美國人今天驚呼的高油價,其實與中國人承受的油價非常接近,而美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人的10倍。在林伯強這個中國專家看來:“美國人所謂的油價4美元時代是高油價時代,其實是有些誇張的。美國人習慣了低價石油,4美元油價對多數美國人的心理衝擊,高於經濟上的實際影響。”
美國人近年來享受到的油價水平實在不能算高。據統計,算上通貨膨脹的因素,從1976年以來的民主黨執政時期,月度油價平均為每加侖2.25美元,共和黨執政時期為2.34美元。克林頓時期最便宜,平均為1.68美元,而奧巴馬不幸要面臨最高企的油價,平均為3.05美元。小布什執政的最後幾個月,面臨美國歷史上最高油價,達到了每加侖4.27美元。
“當美國能夠大量低廉地從外國進口石油的時候,當汽油對他們就像水一樣便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不去驅動喜好的大排量汽車呢?”低燃油稅進一步鼓勵了石油消費,特別是在美國現代工業發展之初,稅收作為政府能源政策的調節杠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鼓勵了美國民眾對汽油的消費,同時也強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的發展。今天要不要提高燃油稅是美國社會辯論的議題之一,但是政治家們可不願意去得罪絕大多數選民,幾乎沒有人真的會冒險這麼做。甚至還有專家在主張徹底廢除聯邦政府所收的燃油稅。“我們的後代肯定會比我們更富有,沒必要讓我們用高價來支付資源。”
而美國國內石油市場的競爭環境,也為這種提價創造了市場條件。油價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與美國成品油市場與生俱來的競爭天性一樣,在競爭中降低了行業生産各個環節的成本。美國成品油市場格局大約成行于上世紀20年代,美國領土遼闊、地方差異大,供需狀況比較複雜。再加上國家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反壟斷法規,使美國成品油行業在成立初期就註定了自由競爭的機制。
美國市場化的機制使得成品油銷售市場價格競爭十分激烈,石油企業的利潤在競爭中下滑,成熟的交易樞紐逐漸形成。紐約是最重要的成品油樞紐,庫欣和俄克拉荷馬是最重要的原油樞紐,芝加哥、洛杉磯和墨西哥灣的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地區也是重要的原油和成品油樞紐。這些樞紐是成品油和原油現貨的主要交易場所。
煉油廠和成品油銷售企業簽訂了大量排他性銷售協議,煉油廠也通過金融手段對成品油銷售企業進行控制,供銷之間形成強大的利益紐帶。下游成品油銷售的價格競爭戰火很容易傳導到上遊生産和煉化環節,從而引起整個行業鏈條的利潤大幅下滑。美國成品油市場企業的進入和退出都非常活躍。
美國也擁有世界上最強大和最複雜的成品油配送體系,雖然配送量巨大,但配送高效靈活,管道配送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大型原油和成品油樞紐的存在,大大提升了配送體系的調節能力。成品油管道的運輸成本非常低,從休斯敦到紐約港,每桶汽油的運輸成本為1美元,相當於2.5美分/加侖。
2005年8月30日,當“卡特琳娜”颶風是墨西哥灣地區92%的原油生産和83%的天然氣生産暫停時,美國緊急調用原油儲備,在龐大的管道體系和高效的現貨市場支撐下,將颶風的影響降到了最小。
在倉儲方面,美國的成品油管道屬於公共設施,而成品油倉儲領域則呈現完全的競爭局面,激烈的競爭使得倉儲費用大大降低。目前汽油的倉儲不超過0.025美分/加侖。管道“混合輸送技術”的發展,使得中級汽油在集散庫終端能夠與高級汽油進行混合。過去這種汽油只能在煉油廠進行混合,並且需要儲存在不同的油庫中。
國內開採的呼聲
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是美國成品油價格上漲最直接的“罪魁禍首”。最明顯的例子是從2007年底到2008年中,當原油價格飆升時,原油成本佔到美國汽油價格的75%。今年再度飆升的油價使得美國無法像以前那樣廉價享用進口石油後,要求加大國內開發能力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那些還沒進駐白宮的政客們”。
美聯社的記者觀察到:“那些還沒進駐白宮的政客們,往往拿高油價説事,攻擊現任政府。當奧巴馬2008年為競選奔波時,也曾義正詞嚴地叫嚷:‘就在這裡,俄亥俄州,你們為每加侖汽油要花費3.7美元。自從喬治 布什當政,油價竟然漲了1.5倍多。’但是奧巴馬在不久前的電臺講話中,希望公眾理解油價上漲的多重因素,包括中東局勢、中國和印度等能源消耗大國的崛起。”
奧巴馬政府如今也面臨著政客和民眾關於高油價的質問。今年的總統候選人紐特 金裏奇在其2008年的書裏呼籲:“在這裡鑽探,現在就鑽探,我們將付更少油錢!”就在這個月,共和黨的競選領先者米特 羅姆尼説道:“呼籲總統先生,開始在灣區鑽井,開始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開始在大陸架、北達科他州,俄克拉荷馬和得克薩斯進一步鑽探,我們需要更多的油!”
而如果回溯到十幾年前,這樣公開的呼籲加大美國國內石油開採的聲音,可得不到太多支持。從1981年美國國會通過近海石油禁採法律,1990年老布什總統又簽署了行政禁採令,使美國近海石油開採被完全凍結。直到2008年7月,小布什才解除了近海石油開採的行政禁令。2009年,奧巴馬政府能源新政中提出加強開發國內油氣資源。而在美國稱霸世界的漫長歲月裏,如何增強對世界主要産油區的控制力,一直是美國在外交政策中追尋的核心利益。
美國作為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石油曾支持了兩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也對戰爭的走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逐漸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65年對外依存度達到22.5%,總體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2005年達到60.3%。1981年以後的20多年,由於國際石油市場供應形勢相對較好,美國禁採國內石油資源而鼓勵進口。林伯強説,當美國的大國霸權能夠確保他們低廉獲得外國資源時,沒有必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來推動國內開採。
除去大量利用國外低廉能源的政策外,美國國內的石油産業也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石油危機、海灣戰爭、“9 11”恐怖襲擊、伊拉克戰爭、“卡特琳娜”颶風,成為這些年衝擊美國石油安全的大事件。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在經濟滯漲期對石油價格實行管制,雖然管制價格曾經有所調高,但仍與國際油價有差距。價格管制的近10年間,美國國內石油價格只相當於國際油價的一半,造成美國國內石油産量持續下降和勘探活動減少。國內的低油價也變相鼓勵了石油消費,美國的石油消費量在第二次石油危機前的1978年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1981年1月,裏根總統簽署了《解除石油價格和分配管制法案》,結束了對油價的控制,使美國國內油價首次與世界市場價格接軌。法案規定分階段放鬆對石油産品進口的控制。該法案實施後,由於受高油價的影響,美國許多老舊的、低效的小型煉油廠不再具有競爭力而被迫關閉。從1981年初到1985年,美國煉油廠數減少了101家,煉油能力減少了300萬桶/日。
再加上由於美國大部分的能源資源集中在聯邦政府所屬的領地內,油氣的勘探開採受到聯邦政府的諸多限制,因此石油産量難以有大幅增長。由於能源投資的低回報,1980年以來石油工業投資大為縮減,導致美國現有的管道運輸、煉廠加工等石油供應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産能嚴重不足。國內生産成本高於國際水平,環保要求日益苛刻,也是煉油廠不斷關閉的原因。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1986~2008年的23年間除一年以外,美國石油(包括原油和凝析油)産量一直持續減少。2008年,美國石油産量創23年來最低。當美國人難以回到兩三美元的低油價時期,要求增加國內産量的呼聲不斷提高。
尋求能源獨立
美國國內石油的産量如果增大,美國人是否很快就能回到過去的低油價時代?就在一週前,美聯社邀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們對美國能源署的數據做了一個測算,通過研究36年來的每月石油價格(考慮到通貨膨脹原因),發現美國的國內石油産量和油價沒有實際上的相關性。
“從1986年2月直到2009年,美國因季節而變化的石油産量一直在穩步下降。從1986年3月開始,算上通貨膨脹因素,美國的油價降到每加侖2美元,而且80至90年代基本都維持在這個價格水平上。如果‘現在就鑽探’的理論是對的,那麼1986到1999年,美國石油産量下降了近1/3,油價早就應該大幅上漲了,但事實上油價反而降了1美元左右。”
從2009年開始,美國國內石油産量逆轉下降趨勢,有了穩步回升。2009年2月至今,美國的石油産量提高了15%,但油價卻從每加侖2.07美元漲到了3.58美元。“現在美國的石油産量相當於2003年3月的水平,可是那時油價每加侖才2.10美元。産量回去了,油價卻回不去了。”美國目前石油産量的回升,相比起每年消耗9億多噸石油,對平衡油價實在起不了多大作用。毫無疑問,當更多後起國家來分享石油資源時,美國的廉價石油時代不可挽回地逝去了。
但是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開始實行的能源政策,一直把尋求能源獨立當做目標,近年來開始顯現作用。美國2011年每日進口原油891萬桶,為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美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石油儲備系統,一旦國際油價相對較低,美國就擴大戰略石油儲備,增強對危機的抵抗力。到目前為止,美國動用過三次戰略石油儲備,以遏制油價上漲。前兩次政府干預油價分別發生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以及2005年“卡特琳娜”颶風之後。第三次是去年夏天為了彌補利比亞石油供應中斷而下令放出的3000萬桶石油。
另一方面,美國的原油進口非常多元化,減少了對單一地區或國家的依賴。比如2008年,美國從92個國家進口原油,其中從非OPEC成員國進口的原油佔原油進口總量的54%,從加拿大、墨西哥進口的原油分別佔原油進口總量的19%、10%,而從中東最大的原油生産國——沙特進口的原油僅佔原油進口總量的12%。現在美國對中東原油進口的依賴性逐漸降低,原油進口來源分散,供應商多,使得價格也就有了競爭性。美國能源部25日發佈報告説,由於經濟疲弱和更多高能效汽車的使用,2010年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率13年來首次降到50%以下。美國原油需求在2005年達到高峰,日均為2080萬桶,之後由於石油價格的一路高漲和經濟衰退的爆發,消費需求迅速下滑。美國能源署預估,在2035年前美國石油消費可能保持在“接近”日均1900萬桶的水平。
無論如何,自2004年原油價格真正開始猛漲以來,美國人終於得將勤儉節約視為美德了。2004年開始,美國人均年汽油消耗量已減少了8%。2008年5月,在當時破紀錄的油價壓力下(接近每加侖4美元),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30多年來駕駛公里數第一次出現下降。
去年3月,奧巴馬曾發表演講稱,要在未來十餘年內把美國的石油進口量削減1/3,以提高美國能源的獨立性。美國自身油氣生産和能源消費結構正悄然發生改變。由於海上石油和頁巖氣生産的強勁增長,加強了美國本土油氣的供應能力;能效的大力提高和新能源開發對石油的替代作用,都將減少美國能源對石油的依賴。在消費端,美國的經濟結構成熟,能源消費已經達到頂峰,加上更高的節能標準,美國的能源需求也將持續下降。國內石油産量在穩步上升,而能源需求已經緩慢地進入下降通道。美國目前的趨勢看來支持這樣一種願望:未來美國有望實現“能源獨立”,這是自理查德 尼克松以來歷屆美國總統的夢想。原本搬離市區的美國人,開始慢慢回歸城市中心,由車輪驅動的美國人,也在重新回歸“走路即可到達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