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02: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可燃冰”,專家們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産生的一種固態物質,外貌類似冰或固體酒精,點火即可燃燒。“可燃冰”儲量豐富、分佈廣闊,科學家們預測,它是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開始在愛知縣渥美半島近海從海底試採“可燃冰”,拉開了人類開採“可燃冰”的序幕。

  利用可燃冰 人類剛剛邁出一小步

  “可燃冰”深藏在海底和陸域深處,迄今關於“可燃冰”儲量和可採多少年,都是估計,不同研究機構和專家提供的數據差距很大。一些國家都在進行科學勘探,以大體查清儲量、分佈和特點,這是進行有效開發“可燃冰”資源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可燃冰”賦存于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于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岩中。中國南海“可燃冰”蘊藏在水深350—3200米範圍。據媒體介紹,日本負責鑽探的“地球”號深海探測船向海底吊放人造金剛石鑽頭,降到水深約1000米的海底後通過遙控機器人尋找最佳鑽探地點,向下鑽探四個約260米,觸及到蘊藏可燃冰的地層。

  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佈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面積大國,凍土區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有利於可燃冰賦存條件和資源前景。2009年9月25日,在國土資源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介紹,國土資源部2008年11月在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青海省天峻縣木裏鎮,海拔4062米)成功鑽獲甲烷水合物;2009年6月繼續鑽探,獲得寶貴的實物樣品,並對樣品進行了室內鑒定,掌握了一系列數據。這是我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鑽獲甲烷水合物之後的又一重大成果。青海省甲烷水合物儲量約佔我國陸域甲烷水合物儲量的1/4。據“可燃冰”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105隊隊長、總工程師文懷軍介紹,青海木裏煤田含可燃冰岩層段埋藏淺,只有130—300多米,這為可燃冰開採提供很大有利條件。這裡的凍土層較薄,只有80—120米,也為將來從事科研和開發帶來極大便利,中國開發可燃冰有望在這裡取得突破。

  上述情況表明,查清深藏海底或陸域深處的可燃冰儲量絕非易事,進行商業開採更加艱難。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和國家一直在研究可燃冰開發問題。但是,迄今仍處於科學勘探和試開採階段。有專家估計,開發海底和陸域可燃冰資源,將分別在30年和15年之後才能大規模展開。開發可燃冰的重要性在於,隨著常規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日益減少,可燃冰將成為最佳的替代能源和戰略資源。

  人們都説海洋深處是個大寶庫,但是,迄今為止,海底有多少種和多大儲量礦藏資源仍有待認知,仍是未經大規模開發的處女地。早在1965年,前蘇聯在西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的麥索亞哈甲烷水合物儲層中,採用降壓、注化學藥劑等方法實現了該礦藏的試開發,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試開發甲烷水合物的國家。1999年日本在近海試採成功。2011年,日本研發出可在海底沙地和岩礁等地形自如行走的無人探測機和探測海底地形的高性能聲響技術。2012年2月15日,在日本愛知縣渥美半島近海進行試開採,為2013年正式開採做準備,屆時將進行實際開採,並觀測可燃冰開發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如果開採成功,日本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海底開發可燃冰的國家。2006年,加拿大成功利用“減壓法”在陸域開採可燃冰,如果能將“減壓法”運用到海底開發並取得成功,那麼加拿大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減壓法”在海底開採可燃冰的國家。

  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主要是資源特別是能源競爭。美國安全問題專家邁克爾克萊爾在2001年出版的《資源戰爭:全球衝突新景觀》一書中預言:“21世紀地緣政治的基本輪廓是,各國將對石油、木材、礦石和水這類戰略物質資源,展開大規模的競爭。”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展望美國地緣政治的長期目標時説:“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整個世界。”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網站2011年5月31日發表美國能源自由中心執行主任亞歷山德拉裏迪伯恩的一篇題為《美國的能源自由:經濟復蘇的基礎》的文章介紹,自1973年以來,美國總統在25篇國情咨文中都就美國人日益依賴外國能源問題的危害和陷阱提出警告。近40年來,美國開發能源特別是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取得重大成果。據統計,截至2011年10月,美國的能源自給率已達到81%,為1992年以來最高水平。2010年美國消費石油八億噸,其中從中東地區進口8600萬噸,對中東石油依存度為11%。美國在開發頁巖氣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正在大力開發可燃冰資源。從2000年起,政府與大學和私營企業合作,對可燃冰進行勘探和實地研究,目標是在2016年進行商業性開採。

  中國從1999年起加強對可燃冰資源進行實質性的調查和研究,已經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果。第一,證實了我國南海存在可燃冰資源,發現了南海北部陸坡可燃冰資源有利開發區,評價了該區域可燃冰資源潛力,並確定了東沙、神狐兩個可燃冰重點目標;第二,陸域勘察可燃冰資源取得重大進展,證實了在我國廣闊凍土區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資源;第三,有了較強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隊伍以及技術準備,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預計,我國有望在10—15年後進行陸域可燃冰資源的商業開發利用。有專家預計,到2015年,爭取在南海實現可燃冰資源的試開採。

  據統計,2010年中國消費能源超過20億噸油當量,約佔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20%,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費大國。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所佔比重,世界分別為29%、33%和24%,美國分別為32%、29%和24%,中國分別為70%、18%和4%,其中,國內開採石油2.03億噸,進口2.39億噸,進口石油依存度達54%,其中近75%來自西亞和非洲。我國海底和陸域蘊藏著豐富的頁巖氣和可燃冰資源,完全能夠滿足我國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從而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可燃冰資源:引發眾多國家關注

  2011年7月,“第七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英國愛丁堡召開,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等30多個國家的600多位代表與會;“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將於2014年在北京舉行……這麼多國家和這麼多代表與會,對可燃冰這種新能源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充分表明,世界很多國家都在準備參與開發全球蘊藏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期待替代能源

  自1930年全球主導能源從煤炭轉向石油以來,石油消費急劇增加。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2010年全球消費能源120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分別佔33.6%和23.8%。據埃克森美孚公司總裁杜勒森預測,到2030年全球各種能源日需求量將達到3.35億桶油當量,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分別佔35%和25%。據美國《油氣》雜誌統計,截至201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分別為2013億噸和188萬億立方米。常規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礦藏資源,越採越少。有專家估計,目前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大致還可以用40年,天然氣資源還可以用70年,煤炭資源還可以用190年。儲量豐富的“可燃冰”將是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最佳替代能源。

  “可燃冰”大多分佈在深海海底和陸地凍土區域深處。海底“可燃冰”分佈的範圍約佔海洋總面積的10%,達4000萬平方公里,總儲量是全球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儲量的兩倍,是常規天然氣儲量的50倍。有專家估計,僅全球海底“可燃冰”資源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還有資料估計,“可燃冰”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存在,全球約佔27%的陸域是形成“可燃冰”的潛在地區。在全球邊緣海、深海槽區及大洋盆地地區,有利於形成“可燃冰”的面積約為18.9億平方千米,佔海洋總面積的30%。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12年1月15日刊登喬納森利克一篇題為《爭奪“凍在海底”的神奇氣體的競賽開始》的文章介紹:“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應該將甲烷水合物歸類為一種重要的燃料源,因為埋在海底的甲烷水合物提供的動力足夠世界使用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勘探非常規碳氫化合物的經理埃斯彭安德森説:“甲烷水合物有巨大的能含量,有可能超過其他所有已知化石燃料的能含量總和。”可燃冰的熱量很高,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釋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可燃冰儲量令人驚訝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僅美國加州沿海地區就擁有甲烷水合物約37萬億立方米。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10年5月23日發表題為《追蹤甲烷可估算墨西哥灣浮油的規模》一文中援引英國石油公司負責人的話説,泄漏的原油約有40%是由甲烷構成的。甲烷在從海底深處的油井往上升的過程中會溶解于水,美國的許多科研船隻已經擁有了相應設備,可以估算出這些往上升的甲烷的儲量。法新社2010年3月4日發表的一項報告介紹,從2003年到2008年,由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科學家納塔利婭沙霍娃和利伊戈爾謝米列托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探查了西伯利亞東部北極地帶大陸架,其面積覆蓋北冰洋海底200萬平方公里。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北冰洋不穩定永久凍土層中的甲烷氣體向大氣層外泄的速度比科學家們以前認為的要快。研究報告稱,“這一發現揭示,海底永久凍土層而並非陸域是被忽視的甲烷氣體巨大來源,甲烷氣體的大範圍排放可能將大大加劇全球變暖。”這些事實都顯示,在墨西哥灣和北極地區海底都蘊藏著大量“可燃冰”資源。

  日本幾乎沒有礦藏資源,所需99.7%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87%來自中東地區。香港《亞洲時報》網站2009年12月22日發表記者高橋浩佑題為《日本視甲烷水合物為能源救星》的文章認為,日本“也許找到了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幾乎完全依賴從其它國家進口石油這一局面的辦法”。投資者相信,日本能夠採掘甲烷水合物並對其進行商業利用。人們希望,甲烷水合物能夠取代石油。據估計,僅日本週邊海底沉積物中甲烷水合物的儲量,就足以提供相當於日本目前每年天然氣使用量90倍的能源。日本政府在2007年宣佈,距離本州島東海岸大約50公里的南海海槽地區蘊藏著1 .14萬億立方米甲烷水合物,這一儲量幾乎相當於日本目前每年天然氣消費量的14倍。日本週邊海底還蘊藏著其他大量甲烷水合物。據估計,四國、九州、北海道等海域蘊藏的“可燃冰”總量,相當於日本天然氣100年的消費量。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 ec)預測,日本西南沿海的南海海槽區域的甲烷水合物儲量可以提供足夠日本使用300年的能源。

  中國資源量可觀

  中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2004年,中德聯合科考隊的“太陽號”考察船在南海海底發現了當今全球最大的碳酸鹽結殼,面積達430平方公里。它充分證實了海底甲烷水合物曾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據專家預測,我國南海西沙海槽、台灣西南陸坡、南沙海槽、沖繩海槽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資源,可以滿足我國今後數百年的需求。2009年夏,在祁連山南緣,一簇火苗的燃燒,成為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可燃冰”的國家!據專家們估計,我國“可燃冰”的資源儲量為803 .44億噸油當量,接近於我國常規石油資源量,約是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兩倍。據國土資源部專家估計,我國陸域“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我國使用近90年。

  新能源利用:不能讓環境付出代價

  截至201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仍佔全球能源消費的86%,源自化石能源消費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3。有效安全開發清潔能源,不僅是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能源,而且將大大改善環境。可燃冰是一種潔凈能源,它所含的雜質比常規天然氣更少,燃燒後幾乎不産生污染物質。

  可燃冰主要氣體成分為甲烷。《科技日報》曾刊登楊玉峰一篇題為《“可燃冰”:沉睡的未來能源》的文章介紹,關於“可燃冰”的成因,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可燃冰最初來源於海底的細菌。海底存在大量動植物的殘骸,這些殘骸腐爛時産生細菌,細菌排出甲烷,當正好具備高壓和低溫的條件時,細菌産生的甲烷氣體就被鎖進氣水合物中,即“甲烷水合物”。另一種觀點認為,可燃冰由海洋板塊活動而成。當海洋板塊下沉時,較古老的海底地殼會下沉到地球內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氣便隨板塊的邊緣涌上表面。當接觸到冰冷的海水和深海壓力,天然氣與海水産生化學作用,就形成“甲烷水合物”。認清“可燃冰”主要氣體成分為甲烷的重要性在於,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高壓和低溫,可燃冰會迅速融化為水和甲烷,如果不能對甲烷進行安全有效地收集,大量甲烷將直接進入大氣,全球氣候將面臨一場災難。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12年1月15日發表題為《爭奪“凍在海底”的神奇氣體的競賽開始》的文章援引英國愛丁堡的赫裏奧特—瓦特大學氣體水化物研究中心主任巴赫曼托希迪教授的話説:“人們的想法是,通過稍微加熱或稍微降低壓力來擾亂沉積層。甲烷隨後會變回氣體,我們就可以收集了。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技術來實現這個想法,就像日本人正在做的那樣,那麼我們就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新能源。”不過,需要克服巨大的技術和環境障礙。“最擔心的是,甲烷水合物沉積層的化學不穩定性意味著開採有可能産生一種失控反應,會向海洋釋放數百萬噸甲烷氣體。”文章指出:“這類泄漏也將對氣候造成災難性影響,因為甲烷在導致全球變暖上比二氧化碳大很多倍。”中國能源問題專家胡文瑞最近發表題為《可燃冰:灼灼其華待有時》的文章指出,可燃冰在資源方面顯得非常重要,但開發和利用可燃冰也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其中包括可燃冰與溫室效應有著密切聯絡;因海底可燃冰分解而導致斜坡穩定性降低是海底滑坡産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在開採過程中向海洋排放大量甲烷氣體,將會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

  從勘探到開發可燃冰資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領域專家協力合作,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和擁有先進的設備,開發要由點到面,不斷總結經驗,實現安全開發,既提供新能源,又保護環境。

熱詞:

  • 可燃冰資源
  • 替代品
  • 關注
  • 石油
  • 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