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引關注 防守進攻並舉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華盛頓3月20日電(記者陽建王宗凱)最近一週來,美國頻頻採取針對中國出口産品的貿易救濟行動。美方在行政和法律層面也有強化貿易制裁的趨勢。這些都表明美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明顯升溫。在大選之年,美方再次挑起兩國經貿事端,其影響和後果值得高度關注。

  貿易救濟措施接踵而至

  美國商務部20日做出兩項終裁,認定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輸美化學增白劑存在傾銷行為,認定中國輸美鍍鋅鋼絲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商務部同時還初裁認定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接受程度不等的補貼,並定於5月17日公佈對此類産品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結果。

  儘管按照美方程序,貿易救濟案還需美國另一大貿易管理機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裁決,但後者通常會跟隨商務部作出肯定性裁決。這意味著美國未來對這些産品徵收反傾銷或反補貼關稅已基本塵埃落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同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還通過日落復審裁定,認定從中國市場進口的金屬硅將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給美國相關産業造成持續的損害,由此美國將繼續對此類産品徵收反傾銷稅。

  就在一天前,美國商務部剛剛終裁認定中國輸美鋼制車輪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一週前,美國還聯合歐盟和日本就中國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

  從13日到20日,僅僅一週時間,美國針對中國出口産品的貿易救濟行動多達6起,頻率很高。除對外實施貿易救濟行動,美國近期還從內部採取行政和立法措施,強化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能力,包括設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快速出臺《1930年關稅法》修訂案等。

  儘管很多裁決是基於早已開始的“雙反”調查,但是美國有意無意地多次推遲作出中國相關産品的裁決,造成20日一天內作出四項肯定性裁決。有分析人士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既是奧巴馬作秀給國內選民看,也是給中國施加壓力,旨在率先製造強硬氛圍,以使美國在隨後的談判中獲取更有利地位。

  貿易保護手段呈新特徵

  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凸顯其國內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明顯升溫,而且呈現出一些新特徵和趨勢。

  第一,美國“防守”與“進攻”並舉。在“防守”方面,設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將強化對國內貿易法律的執行,調查中國産品對美出口是否存在不公正的競爭優勢,是否對美國相關産業造成傷害等。同時,通過對中國産品接連發起“雙反”調查,阻止有競爭力的中國産品進入美國市場。

  在“進攻”方面,美國貿易代表羅恩柯克近期多次表示,美國政府今後將幫助美國企業和産品打開他國市場,特別是美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産品、機械産品和服務産品市場。而新成立的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的一項工作就是監視競爭對手在匯率政策、市場準入和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的情況,提高美國在推行市場開放方面的能力,為美國企業創造競爭和擴張機會。

  第二,除常見的“雙反”調查,美國今年還頻頻動用隱蔽性更強的“337調查”手段,以保護專利為名打壓中國産品。僅2月下旬以來,就有15家中國公司涉案,産品包括激光打印墨盒、照相手機、平板電腦、可調節能熒光燈等。據統計,2011年美國對中國企業發起的“337調查”多達16起。

  由於“337調查”不僅監督國際貿易,也管控美國國內的州際貿易,因此該調查表面上並不針對某個國家或地區,而作為一種事實上的技術壁壘,這種調查具有更強的隱蔽性。“337調查”的處罰比“雙反”調查更為嚴厲,最壞的結果將是徹底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

  第三,除自身發起的“雙反”和“337調查”等單邊貿易制裁行動,美國還聯合其他發達國家利用世貿組織等多邊平臺對中國稀土等原材料出口管制施壓,試圖打著“尊重國際規則和程序”的旗號行貿易救濟之實。

  互利共贏才是貿易之根本

  華盛頓著名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世界銀行駐中國前首席代表黃育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現在有一種趨勢正在形成,即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越來越多,對貿易開放的熱衷度在下降。

  從動機來看,美國對華貿易救濟行動增多背後,除顯而易見的經濟因素外,更有大選年的政治利益考量。除總統大選外,美國國會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今年也面臨換屆,因此從白宮到國會均在竭力打造公眾利益捍衛者的形象。而在美國部分政界人士眼中,以創造就業為由祭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旗是爭取選民的最有效手段。

  黃育川説,可以預見中美貿易摩擦在大選年將更加頻繁。柯剋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更直言不諱地説,今年奧巴馬政府將對中國等貿易夥伴發起更多貿易救濟調查,並將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等平臺敦促中國開放市場。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儘管美國政治人物言辭強硬,但美國也深知其經濟離不開中國市場,因此強硬表態未必會全部轉化為實際政策,中美之間爆發大規模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

  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史劍道指出,美國成立新貿易執法機構、修訂關稅法等行動更多是出於大選政治需要,不會實質性傷害中美關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迪也表示,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措施不太可能激增。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伊肯森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避免兩敗俱傷對美國政府來説才是明智之舉。據美國廉價太陽能聯合會估算,若美方對來自中國的光伏電池及組件徵收100%的懲罰性關稅,將在未來3年內損失5萬個工作崗位。

  作者:陽建王宗凱

熱詞:

  • 貿易救濟
  • 對華貿易
  • 鋼制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