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利比亞:來去間的亂局?(20111101)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1日 2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a4485698aa844f0e012018591e84ed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環球視線):利比亞局勢昨天出現了兩個新的變化,首先北約宣佈結束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這意味著利比亞執政當局失去了最最重要的外來的軍事支撐。沒有北約的撐腰,執政當局如何來應對利比亞的這一副殘局呢?

    另外,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選出了新的執委會主席阿卜杜勒凱卜,接替剛剛辭職的賈布裏勒。執委會主席這個職位通俗的説起來就相當於政府的總理。而凱卜是一名剛剛回國才幾個月的海歸教授。為什麼凱卜會被委以重任呢?相關的新聞我們先一塊兒來看看短片。

    拉斯穆森 北約秘書長:今天午夜,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正式結束。

    北約走了,但就在10月31日的同一天,阿卜杜勒凱卜來了,他被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投票選舉為執行委員會主席,為利比亞增添了一筆新的歷史。

    阿卜杜勒凱卜出生在的黎波裏,但卻在美國生活和學習了大約40年時間,他在美國曾是一名電氣工程教授,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反卡扎菲人士,在資助打擊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及組織反對派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全國過渡委員會中,利比亞東部人士把持著很多位高權重的職務,其比例超出了利比亞人口的正常比例,而凱卜曾是的黎波裏的代表,的黎波裏約有200萬居民,佔利比亞人口的30%以上。他的這一身份再加上他在“倒卡”運動中的良好聲譽,使他獲得了巨大的優勢,成為了執行委員會主席。

    然而,北約走後,阿卜杜勒凱卜接手的是一個怎麼樣的利比亞呢?是一個陷入了權利真空的利比亞,也是一個武裝派別眾多、武器氾濫的利比亞。阿卜杜勒凱卜能否帶領執政當局清除利比亞未來的安全隱患,調和各部落、各派別之間的矛盾衝突尚需拭目以待。而凱卜面臨的第一項考驗就是必須在兩周內組建一個能夠協調各方,讓各方都滿意的新內閣。

    勞春燕:好,那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兩位嘉賓,一位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尹卓先生,還有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副院長李紹興先生,歡迎兩位。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一次過渡委的執委會主席會讓凱卜來當?凱卜他有幾個關鍵的身份,他是美國大學裏的教授,他教的還不是政治或者是經濟、文科類的教授,他是教電氣工程的教授。另外,他是一個在美國生活40年的一位海歸,還不是説去美國鍍鍍金。在美國生活了40年,都搞不清楚他現在到底是美國人還是利比亞人?為什麼會是他?

    正在評論:過渡委為何對海歸教授委以重任?

    專家觀點:妥協的産物 過渡性的人物

    李紹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我想是這樣,這是妥協的産物,凱卜很有可能是個極端過渡性的人物,未來利比亞也許組成過渡政府什麼的不是他當總理。為什麼這樣説呢?實際上全國過渡委員會代表性有限,我們過去在説,他實際上是以班加西為主,全國過渡委員會裏的力量分配也是主要以東部的力量為主,這是其一。

    其二,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外部的勢力都有代理人,實際上在未來組政這一方面,各方面都有隨意的候選人。比如説凱卜代替的賈布裏勒,賈布裏勒實際上是在法國歐洲比較認可,而且比較積極的推他。美國實際上在此之前是推的塔爾胡尼,也是一個海歸派,海歸的要比凱卜要早。今年2月份,利比亞出現困難以後,他回來了,積極參與“倒卡”。

    勞春燕:凱卜是8月份才剛剛回來的,現在他當選二號人物執政會的主席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尹先生,您的分析呢?因為我們發現,賈布裏勒也是美國回來的大學教授,只不過賈布裏勒是教經濟的,而凱卜是教電氣工程的,這僅僅是一個巧合嗎?

    尹卓 特約評論員:我們可以打一些問號,比如説凱卜他在美國生活期間,可能是雙通國籍,既有美國國籍又有利比亞國籍,在利比亞反美的情況下,他能長期在美國安全的生存40年下來,應該在學術上地位比較高,生活應該是很優越,這樣能生存下來的,必須要有美國護照,沒有美國護照,僅僅是一個綠卡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地步的。

    另外,他在美國從事了反卡扎菲的一些活動,他在返回之前,在卡扎菲執政期間,他就是反卡人士,他反卡身份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跟美國政府的一些機構,比如説中央情報局,其他的一些政府組織或者一些政府資助的非政府組織,是否有什麼關係,我們現在不知道。但不管怎麼説,美國屬意他,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整個過渡委員會裏頭,美國和西方説了算,他不是説武裝派別。

    勞春燕:所以他肯定是有西方支撐的,有西方撐腰的。

    尹卓:有美國支持的。

    勞春燕:有美國支持的。現在看起來,凱卜面臨的還是一個亂局,面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亂局呢?我們也來看一看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副主席兼發言人,他前兩天概括了一下過渡委現在面臨的幾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武器氾濫的問題;第二個難題是失蹤人員要調查;第三個是全國和解;第四個是滿足利比亞人民的需求。人民的需求被放在了最後一位,就比如説解決就業問題,包括吃穿住行、秩序的正常化等等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一位的問題是武器氾濫的問題,為什麼把武器氾濫放在第一位?

    專家觀點:收繳武器背後是整合眾多武裝分支

    李紹興:我覺得是這樣。名義上是把武器放在首位,但實際上武器氾濫問題的背後是怎麼樣整合眾多的武裝分支。大家都知道在反卡扎菲的整個的進程中,利比亞形成了眾多的武裝分支,據説現在有上百個。

    勞春燕:最多的説大大小小有300支。

    李紹興:我覺得主要反卡的武裝有20多支,以米蘇拉塔的非常能戰鬥的猛虎團,以的黎波裏為基地的貝爾哈吉為首的伊斯蘭戰鬥團這一類的,比較大一些的有20支。這一些武裝各佔地盤。比如説,米蘇拉塔的這些武裝,它是率先攻進的黎波裏的,進去以後,它自己佔著自己的地盤。

    勞春燕:對。

    李紹興:本身由的黎波裏産生的波爾哈吉這樣一些戰鬥的力量,他們甚至於一度要火並,要動武把米蘇拉塔的武裝人員清除出去。

    勞春燕:猛虎部隊。

    李紹興:對,所以説實際上武器散落在民間確實是一個問題。我覺得在背後更重要的是如何整合這個分支,把這些眾多的武裝分子整合成一支國家的軍隊。

    勞春燕:如果不把他們整合在一起的話,可能到最後就變成一個軍閥割據的局面了。確實前兩天召開的“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當中,他也提了三個難題,我們大家也可以直接來看一看,是哪三個難題呢?

    第一,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第二,保護石油的安全。第三,整合各派的武裝。

    我們繼續來説整合各派武裝現在最大的難點是什麼?尹先生,您的觀察。

    正在評論:“利比亞之友”對利政策有私利

    專家觀點:“利比亞之友”是從自己私利出發考慮問題

    專家觀點:建立公眾秩序意味著要收繳武器

    尹卓:它們在“利比亞之友”上先後次序的排序,他們是從站在自己的私利的角度看問題的,他們整合各個派別,第一個問題防止武器放到西方伊斯蘭勢力的手中,防止這些武器流失到基地組織或者其他一些伊斯蘭極端勢力。比如説到加沙,以色列曾經就提過抗議。

    另外,我們從國內角度來説,我們要建立公眾的秩序,首先就要收繳武器。沒有公眾秩序國家今後的過渡委員會和臨時政府就沒有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辦法在全國各地實施統派食品、恢復建設、發包各種商業工程,另外保護石油通道等等所有這些都必須要有權威,收繳武器這是第一位的。

    勞春燕:否則的話,就讓老百姓覺得很不安全。

    尹卓:是的。

    勞春燕:我們再來看“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等於是西方提出來的利比亞現在面臨的一個難題。如果我們看排序的話,它放在第一位的是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第二位是石油的安全,這跟過渡委的提法是不一樣的。李先生,為什麼?

    李紹興:那是當然,這是西方的利益所在。我覺得西方在利比亞的利益有兩個:第一個它確實要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特別是美國實際上非常關注,據説是幾千枚的肩扛式的導彈消失了。

    勞春燕:地對空導彈消失了。

    專家觀點:武器流失和石油利益是西方關注的重點

    李紹興:這種導彈一旦落入基地什麼這些恐怖組織、恐怖分子的手裏,這個危害是非常大的,美國關注我覺得它是有道理的。第二個是石油。實際上,戰爭紅利要兌現,我已經注意到法國的國防部長龍蓋明確的跟法國的商人講,他説,利比亞人欠我們太多了,你們要大膽一點,要趕快進去。所以實際上現在這段時間,據前方的記者們發回的信息,他們説一路進去利比亞的所有的高級賓館都爆滿,爆滿很奇怪。

    勞春燕:住的都是誰呢?

    李紹興:住的不是新聞記者,也不是政要,全部是來自西方的商人,來自歐洲的商人。

    勞春燕:看來法國這一次在利比亞的重建的進程當中,在分蛋糕的進程當中,他仍然是要扮演一個急先鋒這樣一個角色。

    李紹興:確實是這樣。

    勞春燕:好,利比亞的事兒,我們先談到這裡。

    【利比亞最近局勢】

    北約今日從利比亞撤軍

    北約定於10月31號正式結束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在過去七個月中,北約軍事行動直接幫助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扭轉戰局並最終取得勝利。

    目前,利比亞在某種 程度上已陷入"權力真空"的境地。雖然政權過渡路線圖已經出爐,但在"倒卡"的戰爭中,利比亞出現了眾多武裝派別,並出現了武器氾濫的情況,這些無疑給利 比亞未來的安全形勢埋下了隱患。

      利比亞執政當局執委會主席宣佈辭職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二號人物——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裏勒30日宣佈辭職,並表示不會在新政府中任職。他在離任前的最後一個新聞發佈會上確認在利境內兩處發現化學武器。

    賈布裏勒警告説,8個月的“政治真空期”對利比亞來説是“十分危險”的。 >>>詳細

     “海歸”教授——凱卜當選利比亞過渡政府總理

    阿卜杜勒凱卜雖然出生在利比亞,但卻擁有近40年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經歷。

    報道説,阿卜杜勒•凱卜出生在的黎波裏,但卻在美國生活和學習了大約40年時間。他在美國時曾是一名電氣工程師。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反卡扎菲”人士, 在資助打擊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及在的黎波裏組織反對派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相關視頻】

      北約今日取消禁飛區並終止在利軍事行動

     非盟對利比亞武器擴散表示擔憂

     利比亞:組建全國武裝 過渡委困難重重 

      利比亞:戰場勇士遭冷遇 救治傷員成難題

熱詞:

  • 利比亞
  • 亂局
  • 全國過渡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