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公共電視臺"進入"《中國周》 李開復揭秘由來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0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PBS網站公佈了紀錄片《中國周》的播出日期、內容梗概和節目嘉賓。 截屏圖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

  自美國當地時間7月11日起,美國公共電視臺(PBS)著名欄目“塔維斯斯邁雷”連續5天播放紀錄片《中國周》,對中國進行專題報道。每集節目時長30分鐘。

  據了解,這5集紀錄片分別聚焦中國經濟、中國環境問題、嘻哈文化和黑人族群的亞文化、中國教育以及精英觀點。受邀參與節目錄製的嘉賓有中國普通農民工、北京101中學的學生、著名的民意調查人士袁岳、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以及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主席吳建民等。

  在PBS網站上,一個署名為萊斯利埃爾斯的觀眾留言説,非常期待這部與眾不同的紀錄片以及它對中國和其經濟現狀的感受和發現。針對紀錄片第五集《精英對話》,網名“冬天”的觀眾稱,看到來自截然相反的兩種文化背景的人不必攻擊或者排斥對方的觀點,這簡直太棒了。

  “塔維斯斯邁雷”是以其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節目,以輕鬆的語調對新聞進行時評,座上嘉賓包括政治家、演藝名人、體育明星以及各種吸引眼球的新聞人物。欄目每期時長30分鐘。

  塔維斯斯邁雷做過播音員、作家、出版人和慈善家。目前他不僅擔當同名欄目的主持人,也是該欄目製作組的主要成員。2009年,美國《時代》週刊評其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萬嘉)

  我去年第一次訪問中國,那時就計劃帶著節目製作組再回中國。我希望美國人看到中國人與他們有多少同樣的價值觀念,中國人也一樣在尋求美好的生活。——主持人塔維斯斯邁雷7月11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

  ■ 揭秘

  “希望美認識更真實的中國”

  李開復談PBS紀錄片《中國周》由來

  在PBS紀錄片《中國周》第一集中,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出場”。PBS網站稱其為中國科技“教父”之一。接受本報採訪時,李開復指出,中美之間存在意識形態的差別。此外,美國人還擔心,崛起的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第一強國地位。這些情況都在導致美國媒體不能特別真實地報道中國。我們希望憑藉自身的努力,讓美國人了解真實的中國。

  有美媒片面了解中國

  李開復介紹説,通過CNN事件,可以發現一些美國媒體對中國的了解比較片面。“我以‘百人會’(美國著名的非政府華人公益組織)副會長的名義,已連續3年邀請美國知名媒體人來中國採訪,希望能夠幫助美國認識更真實的中國。”

  李開復稱,受邀對象包括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商業週刊》、《華爾街日報》等美國最有影響力媒體的主編。PBS是去年的受邀媒體,不過,他們當時並未帶報道團隊過來,只是通過交流認識中國。回到美國後,他們表示希望通過“百人會”,能做一些非常有深度的報道,於是就有了這個紀錄片。

  李開復認為,美國一直是很強大的國家。很多美國人沒來過中國,他們強烈依賴媒體,去認識世界。美國人100年走完的路,中國20年就完成了。中國發展這麼快,不是普通美國民眾所能了解的。他們也很難想象,30年前還是遍地自行車的國家,今天已變成這樣。

  展示中國完整形象

  李開復透露説,他在節目中主要談中國的創新,講述創新工場今天所做的成績以及描述中國創業者的經歷和中國VC現狀。

  在其看來,通過這一集節目,傳遞給美國觀眾的信息應該是:中國有很多努力並且有創新意識的創業者,他們英語流利,嚮往矽谷。在中國,有同樣優秀的創業環境。中國以前在美國人心中是一個“專制、賺錢、抄襲”的形象,希望通過這個報道,能給美國展示一個完整的中國形象。本報記者 林其玲

  ■ 回訪

  主持人耍籃球 現場“騷動”

  5月30日下午3時,北京101中學的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的部分學生與PBS主持人塔維斯斯邁雷在科技樓階梯教室交流。整個現場交流活動持續90分鐘。與斯邁雷一同出現的還有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科奈爾懷斯特。

  高一2班的劉思亮和劉昊回憶當天的情形時説,斯邁雷首先表達了他對此次交流活動的期望。他説:“在美國,所有的人都想知道中國人是怎麼搞教育的,為什麼中國的教育總是能打敗我們(kick our butts)?”此言既出,現場一片哄笑。

  斯邁雷介紹説,他們此行的目的在於讓遠在大洋彼岸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國青少年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生活是否真的像傳言中一樣“水深火熱”。

  據劉思亮和劉昊回憶,學生們就美國政府不斷發動戰爭以及美國新聞界對中國的過度政治解讀表達了不滿。

  論及理想問題,學生們顯得並不積極。當一個學生稱其夢想成為NBA籃球俱樂部的經理時,一個身著湖人隊服的外籍人士表現得“興奮”。

  交流過程中,斯邁雷耍起了籃球技術,全場氣氛達到高潮。本報記者 王佳琳

  欄目組曾赴滬探環保實踐

  昨日,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接受採訪時透露,一個月前,PBS欄目組的編導和明星主持人先後在兩處地點,就中國的環境治理問題對其進行了專訪。

  “在北京的辦公室,我向編導和主持人介紹了中國一些環境治理的設計。他們看到環境治理的成果時很震驚,因為我們不僅有解決中國環境問題一系列方法,而且付諸了實踐。”俞孔堅如此表示。

  上海黃浦江畔的後灘公園是俞孔堅參與的“環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案例。PBS在與他溝通後,專程前往上海後灘公園進行拍攝,俞孔堅用英語與主持人又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交流和對話。

  俞孔堅介紹説,後灘公園是利用濕地凈化污水的一個重要案例。利用人工濕地每天可以凈化2400噸的水,通俗而言,就是把特臟的水變成乾淨的水。(仲玉維)

  “美民眾更相信民間機構”

  昨日,中國著名民意調查人士、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岳接受採訪時介紹稱,在節目錄製過程中,他與主持人進行了40分鐘的英語交流,話題涉及在中國做民調會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與政府、媒體互動等等。

  袁岳認為,對於美國民眾而言,與中國官方發言人和一些媒體相比,中國民間機構的講述更有可信度,更加真實。零點的民調讓美國人更能夠用自然、平和的心態去了解中國的發展,讓美國人看到,在中國,民調不僅被允許存在,還能促進政府增加透明度,改善其公共管理水平。(仲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