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中俄天然氣談判停滯 雙方報價30年差千億美元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7日 18: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如亞澤夫所説,在管線另一邊必須是一個可靠的夥伴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李靜 | 北京報道

  雖然外界一直估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6月訪俄期間,能夠進一步推進雙方的天然氣合作。但就在他抵達莫斯科的第二天,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宣佈,中俄天然氣合作的合同仍在敲定之中。

  根據規劃,來自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管線將在中國新疆的阿爾泰入境,從2015年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每年達到300億立方米。

  “我們現在向西方賣的天然氣價格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中國要求俄方提供的天然氣是235美元。”俄國家杜馬副主席、天然氣協會主席瓦列裏亞澤夫通過視頻連線對《瞭望東方週刊》説,他認為這個價格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不過,中國人也認為,自己的天然氣定價並非沒有根據:235美元的價格與目前中國液化天然氣的平均價格以及開採煤層氣的價格比較接近。

  在中國國內,天然氣一直作為物價的衡量因素之一,並全力對其價格進行控制。不過亞澤夫也承認,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並不只是貿易這樣簡單,“坦率地説,我認為無論是中石油的領導還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領導,他們都是在國家最高領導指示下工作的,他們肯定考慮到了政治上的因素,而且非常妥當。”

  此前,中俄原油管道項目相關負責人也曾對本刊記者表示,原油管道對於兩國的政治意義遠大於它對中國能源需求的意義。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協議》簽訂10週年之際,上千億美元的差異考驗著兩個國家的友誼。同時,由於都具有獨立於西方世界的大國身份,中俄之間特殊的合作關係也將成為促進這筆有史以來最大能源貿易的關鍵。

  一立方米七毛錢的差價

  2011年1月1日投入運行的中俄原油管道曾經歷14年談判。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談判也始於2004年,至今曆時7年。談判于2010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確定先行建設由阿爾泰入境的西線工程及其每年300億立方的輸氣量。

  “用那麼長的時間來協調天然氣協議不足為奇。”亞澤夫説,俄羅斯向歐洲輸出天然氣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儘管如此,俄羅斯和歐洲之間還是存在著天然氣價格上的問題。

  價格也是中俄天然氣談判目前停滯的根本原因。

  亞澤夫的舉例是,到2011年年底,俄羅斯向歐洲出售天然氣的價格會達到每千立方米400美元。在2008年、2009年西方金融危機時,俄羅斯向歐洲天然氣的出口量曾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他認為,目前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轉變:隨著國際金融復蘇,歐洲的需要會越來越大,西方國家越來越多依賴天然氣,尤其在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很多國家的核電計劃縮減,天然氣依賴性越來越大。

  同時,中東的動亂局面使歐洲整個天然氣的進口減少25%,迫使歐洲改變自己的政策,加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合作。此前,歐洲大約30%的天然氣來自北非。

  亞澤夫説,俄羅斯總統和權威的專家近期的預測則是,每千立方米天然氣的價格肯定會保持在300美元到400美元。

  由於天然氣是一個上遊産品,它價格的提升必然會推進其他消費品、甚至是工業品價格的上漲。比如令人關注的化肥價格。在中國5月CPI漲幅達5.5%的背景下,350美元的價格看起來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目前兩國的報價每千立方米相差115美元,折合每立方米約0.74元人民幣。這對於普通中國市民來講,已經是一個敏感的數字。未來俄羅斯通過東西兩條管線向中國輸送總共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以此計算,將在30年合作期內産生超過1000億美元的差價。

  中國從境外進口的天然氣價格一直都參考國內定價。比如目前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每千立方米165美元。從澳大利亞進口液化天然氣相當於每千立方米不到180美元。“如果説買俄羅斯天然氣每千立方米是350美元,那中國何苦買俄羅斯的氣?”參與視頻連線的中國石油大學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龐昌偉問亞澤夫。

  最大能源合作能否成功

  當然,中國也有一些其他的理由。“從西西伯利亞起源地向中國阿爾泰輸送天然氣,從距離上來講,比到歐洲要近2500公里,運輸成本要下降,所以不能和歐洲相比。”龐昌偉向《瞭望東方週刊》解釋説。

  “我們不能賣低於世界的價格。”亞澤夫則明確地回應,“如果按照你們的做法定價,我們最後賣給中國的天然氣,比賣給我們國內的消費者還要便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俄羅斯一直對國內天然氣價格進行嚴格控制,使其價格維持在比較低的位置。但從2011年1月1日起取消了對國內天然氣價格的政府管制,此前有預測稱其價格甚至有望衝上200美元。

  在視頻連線中,中俄人士對於價格的分歧異常激烈。中方專家説:“做一個換位思考,如果亞傑夫先生您是中國石油公司的負責人,您能否接受俄方的這種價格水平呢?”

  亞澤夫則回應説,非常希望中方專家成為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董事會的重要領導人,看看能否以中方希望的價格進行交易,“當然是不行的,我們不能賣低於世界的價格。”

  事實上,正在談判的西線工程價格只是中俄天然氣合作的一個部分。目前雙方已經基本確定,每年另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將從東線進入中國。

  這樣,每年68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量,在30年間將産生上萬億美元的貿易額。它將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能源貿易合作。

  東線工程的源頭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兩大天然氣田,擁有3萬億立方米儲量。

  “我們看好的是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東線方案,而不是阿爾泰方案。當然阿爾泰方案供應的300億,中國也會接受。但是,阿爾泰方案面臨著中亞天然氣管線包括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總共400億立方米的競爭,這種競爭對俄羅斯其實是不利的。”龐昌偉解釋説。

  東線工程對於中國的好處顯而易見:在大慶以及更南面大連,有運作多年的天然氣加工設施,不需要再行投資。管線入境後,可以一路運行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不斷就地消化。而非像西氣東輸那樣,要經過地廣人稀的西北戈壁。

  但俄羅斯對建設東線工程的擔心,也非常明顯,“從我們的角度來講,如果是通過管道的話,管道的另一端只有一個國家:中國,那麼我們把天然氣輻射到中國以後,就沒有別的買方。為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這個交易是否非常可靠。”亞澤夫説。

  他以西線工程為例:“如果説現在,俄羅斯花了很多精力開採氣田、鋪設管道,結果輸送到中國,只能以中方要求的235美元每立方米賣出,這等於是做了一個虧本的貿易,我們何苦呢?”

  龐昌偉則認為,即使只有中國一個買方也是非常可靠的,“中俄之間的合作沒有第三國參與,直接買賣,是一個有利的條件,而且未來俄羅斯也可以通過中國,向日本、朝鮮半島輸送天然氣。”

  在中國專家來看,中俄西線工程容易因為歐洲需求的增加而受到影響,對中國來説可能是不可靠的。

  如何共同培育能源管線

  買賣雙方有如此巨大的價格分歧,為何還要繼續貿易?

  亞澤夫認為,這次胡錦濤主席訪俄期間,雖然沒有簽署天然氣合作協議,但是很快還可以解決。因為現在俄羅斯對於和中國開展能源合作非常感興趣。

  這種興趣來自於,中國在2020年的天然氣需求將達到2500億至3000億立方米。中國不可能用自己的資源滿足國內的需求,必須從國外大量進口天然氣資源。

  而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資源生産國,能源仍然是俄方重要的部分,為其帶來雄厚的收入。與中國的合作,肯定會大大提高俄羅斯與歐洲的議價能力。

  “俄方對未來的合作有非常樂觀的態度,中俄在能源的各個領域必將合作。”亞澤夫表示,中俄在石油領域已經有很好的技術合作基礎,在濃縮鈾方面俄羅斯也幫助中國建設工廠,包括煤層氣領域也將進行合作。

  他認為:“中俄的利益有所不同,就看願不願意在價格方面做一些調整,表現更加靈活。”

  “天然氣市場是一個區域性的市場,現在中方的觀點是,中俄應該共同培育天然氣市場。”龐昌偉則指出,俄羅斯現在也面臨東部地區包括東西伯利亞地區、遠東地區的天然氣使用問題,正在形成俄羅斯東部新的天然氣價格。

  不過,在單純的貿易領域之外,能源合作對於中俄兩國恐怕具有更為深刻的意義。正如亞澤夫所説,在管線另一邊必須是一個可靠的夥伴。

  此前,本刊記者在採訪中國石油參與中俄原油管道的相關負責人時,對方也表示:如果純粹從能源戰略考慮,這一管道在滿足中國石油需求方面,遠不能與中亞石油管道相比,但是它代表著兩個國家的某種親密關係,“把兩個國家綁到了一起。”

  這種特殊的關係包括信任、合作等諸多方面。比如在利比亞、朝鮮等國際問題上是否存在一致步調。而這種關係,也是雙方能否化解上千億美元差價的根本因素。

  另一個可能與中俄天然氣合作相關的消息是:6月16日,哈薩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氣部對外證實,到2013年,前往中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輸送能力將達每年650億立方米,較原先計劃的400億立方米大幅上調了60%。

  根據新華社報道,胡錦濤訪俄期間與普京“就中俄關係和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後來他還在普京陪同下參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中央調度室,了解該公司天然氣開採、運輸及銷售情況。

  目前的消息説,普京有望于2011年秋季訪華。在兩國領導人頻繁的互訪中,這也許會成為中俄天然氣合作的下一個節點。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中俄
  • 天然氣
  • 談判停滯
  • 雙方報價
  • 千億美元